本报讯(记者高小豹) 从规范行政行为、探索长效机制入手,通过狠抓教育培训、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强化执法监督等手段,市质监局把依法行政贯穿工作全过程。该局继获得“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先进单位、全国质检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质检系统“双打”行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之后,近日,该局荣获“全国质检系统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称号。
市质监局是如何获得这一殊荣的呢?“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建设,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合理、合法、有序、高效;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为,优化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通过法治宣传,营造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的氛围。”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说。
为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执法队伍,市质监局抓教育培训,坚持做到学法有制度。据介绍,该局每年定期举办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培训班,聘请专家和执法能手对执法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3年来,该局分别聘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的全国质检系统“办案能手”、河南省质监局法规处、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的法律专家授课30余次。该局参加市政府法制办和省质监局评审的行政执法案卷均被评为优秀案卷。该局利用每天开晨会的机会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半小时法律、法规,集中解决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了办案效率和水平。
通过积极参加法律培训,拓展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了其执法能力。在研究探讨案件过程中,该局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显著增强,先后有两位执法人员荣获“全国质检系统执法办案能手”称号,三人获得“河南省质监系统十佳办案能手”称号。同时,该局通过开展执法技能交流培训会来提升执法人员用法能力和办案水平。该局两位同志分别入选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专家库和全国质检系统法律工作专家库。
“我们建立了年度集中培训制度、晨会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执法技能交流培训等,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市质监局法规科科长毛新一说。
为规范依法行政工作,市质监局做到执法有监督,把事后执法监管调整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据了解,该局执法人员查处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经过初审、预审,再提交案审会集体审理。
该局每年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为契机,对全市系统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依法、规范、合理行使;开展执法监督“通读式”专项检查,对所属行政执法单位上年度全部案卷卷宗进行检查,并向行政执法人员当面反馈、逐案点评。该局连年被市政府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该局每年组织执法监督检查,三年来共检查案卷800份,纠正各类错误60余个。该局所办的两起案件入选全国质检系统春季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件,三起案件入选全国质检总局《质检系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三起案件入选省质监局铁拳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把执法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行政执法一线,参与重大行政行为的决策、论证及风险评估,建立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同时,该局加强与检察院、法律顾问、法院等单位的联系沟通,与市检察院共同成立‘两法衔接办公室’,建立案件网络平台,让质监工作接受司法和群众的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市质监局副局长张秉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