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的转型示范,有过诸多刻骨铭心的纠结,有过诸多入木三分的感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焦作工业渐呈多途径转型平台、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的局面。
2013年,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4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14.1%。
可以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正是焦作近年来在转型中提升的经验总结,传统化工企业多氟多,凭借自身多年来专注科技创新的积淀,在结构调整中华丽转身,成功进军新能源锂电产业;通过招大引强,改变产业业态,焦作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又一重大突破——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10月18日批量下线……
与此同时,作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又一生力军,风电产业方兴未艾:位于武陟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天创风电设备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项目,总投资4.01亿元,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填补我省一项空白、并能缓解全国风电行业缺乏叶片的“有磨无驴”状况的河南名都风电有限公司,计划年产300套风机叶片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4亿元左右,实现利税1.2亿元以上……
为加快全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我市以企业为主体,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组织实施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器、千吨级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热升华成像技术和配套打印设备等一批省重大科技专项,建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特色突出的产业创新中心。
无疑,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其方向已然明确,就是要逐步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原本锆盐、硫酸铝、钛白粉三分天下的佰利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咬定钛白粉这一精细化工产品,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实现了技术与规模扩张的协调统一。而今,佰利联钛白粉出口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如此个案背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论断: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关键,就看谁能抢先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经济转型升级的根基是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提升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焦作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根据规划,我市一方面积极打造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现代循环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平台,并以此为引导,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着力点,推动企业技改创新,推动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目前,我市以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为目标,已成功实施了中轴集团对焦矿机器的兼并重组,使传统制造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推进大江重工中高端液压支架、中原内配1300万只新型节能环保发动机气缸套等项目,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打造全国现代循环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多氟多公司通过实施10000吨含氟精细化学品和20000吨电解液项目,推动企业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电子级氟化工转变;以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建设了辅仁怀庆堂10亿支小容量注射剂、国药容生20亿支注射剂GMP技术改造等项目。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局面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焦作高新区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业),沁阳市、孟州市、武陟县和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