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床下一盏灯
夜游天宁寺
微话题
争夺“大胃王”,究竟为什么?
“运气”背后的猫腻要严查
世相漫画
焦作风景
“搬文山填会海”必须动真格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风景
□张艳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青天河

  宁静的观音峡谷

  把芦苇的苍老

  解释为白云

  生产的染发剂

  而整个河流

  都在充当时间的工厂

  生产山的暮年

  与水的童年

  野鸭成为叙事曲上的休止符

  被叫声拖动到

  游人飞起的感叹里

  红叶恰到好处

  点缀了石头里的秋天

  这是季节的矿产

  我们用脚挖出了

  自己经历里

  金黄的脚印

  相机镜头簇拥着

  洁白的芦苇

  那并不是雪的象征

  在这个初冬

  它像是秋天失血的头发

  崖壁上的石刻

  还原了菩萨的性别

  北魏被雕刻在上面

  我们仰望着一座山

  在历史上的高度

  最后一面湖用一艘船

  和灿烂的阳光

  就把我们的记忆

  镶进了一块

  碧波荡漾的翡翠

  夜游三圣塔

  夜晚的风和月亮

  都参与构成了

  塔身的轮廓

  而风铃的位置

  被一阵风定位在历史里

  塔身隐约的黄

  就像金朝模糊的背影

  历史已在黑夜中隐身不见

  墨白老师一人走进

  这漆黑之中

  寻找它在白昼的模样

  它所经历的那些兵马战乱

  都已偃旗息鼓

  是否是这夜把它的记忆驯服

  让它变得安静深沉

  墨白老师绕塔一周

  也寂然无语

  这个夜

  使塔躲过了我们的象形考古

  而气质考古

  早已在我们内心中完成

  它使金代与唐代成为近亲

  宛如黑夜与白昼

  就是天空的正反两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