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市政府系统全市性会议(活动)若干规定》,其中提出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格、规模、会期、经费的“五严格”要求,明确提出“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每年不超过15次”“市领导讲话不超过50分钟”。
(据11月28日《广州日报》)
史载:明朝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明太祖朱元璋,文章洋洋洒洒写了17000多字。朱元璋叫中书郎中读给他听,读到6570字时,尚不知所言何事。朱元璋一时大怒,令将茹太素杖打100大板。翌日又叫人继续读,读到16500字时,方才接触正题,最后的500字,共讲了5件事。朱元璋感慨系之,遂规定今后凡有“繁文违式者罪之”。可见,在封建王朝,一些统治者已对汇报材料繁文缛节深恶痛绝。这次广州市政府对控制会议数量、规格、会期、经费进行严格的规定,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推进服务型政府改革、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体现,为“搬文山填会海”带了个好头。
过去,一些单位的领导摆脱不了“重视就是开会、调研就是文萃”的思维定势,不管大会小会都要参加,结果成为“会议型”干部,总是奔波于各个会场之间。不可否认,中心工作的推进,必须要通过会议动员、贯彻、促进、加压,开会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如果所有的工作都通过开会来布置,势必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与中央精神相悖。另外,一些领导讲话喜欢长篇大论,无论部署什么工作,都爱穿靴戴帽,从国际到国内,动辄洋洋洒洒数万字,却往往是台上讲话者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台下听讲者昏昏欲睡,会议效果大打折扣。
一个会议的规模再大、参加领导的级别再高,如果会议精神得不到落实,意义就不大。希望各地能像广州一样,在转变会风文风上作出具体规定,动真碰硬,狠刹“重视就是开会”的风气,使广大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凝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点”上,将上级精神落实到事关民生的每一个细节上,切实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