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采访时,看到医生正在用各种类型的针为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便忍不住上前一探究竟。
在这些针中,记者发现一种好几根针固定在一起的“针束”,密密麻麻的针尖露在外面,让人十分好奇。该中心主任谈建新介绍:“这种针被称为梅花针或七星针,古人把5根针捆成一束,很像梅花的样子,故称梅花针,将7根针捆成一束的叫七星针。另外,由于用针时,这种针刺得很浅,又被称为皮肤针。据记载,这种疗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灵枢经》里提到的‘毛刺’‘扬刺’,就跟梅花针疗法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感冒、头痛、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皮肤麻木、腰肌劳损、失眠、高血压病、痛经、脱发、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小儿麻痹以及多种皮肤病等病痛,都可以用梅花针来进行治疗,再加上梅花针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突然,记者发现有一种电子仪器上面也连接有针。谈建新笑着说:“这种是比较常用的电针,是用电针仪器输出不同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这是从传统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电针能达到传统针灸的效果吗?”记者好奇地问。谈建新进一步解释:“电针能够长时间持续运针,比较客观地控制对人体的‘刺激量’,电生理效应也可产生治疗作用。此外,对于一些较顽固且需要较强刺激的病症,脉冲电流的强刺激与手捻针相比,患者较易接受。还有,经过多年的验证,凡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大都适宜用电针治疗。”
不经意间,记者又发现了一种带有保护套的针,这种针用不锈钢做成,针柄呈圆柱状,针身至针尖呈三角锥形,刃尖锋利。谈建新说:“这是三棱浮针。浮针既是一种疗法的简称,也是其专用工具的简称,是符仲华教授1996年在第一军医大学工作时发明的。浮针疗法具有适应症广、安全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等特点,主治软组织伤痛、内科、妇科等病症。这种针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症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选择用针型号。使用时,用三棱浮针刺破浮络、孙络,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