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11月7日,河南省“社保一卡通”在新乡市首批开通运行。2016年,我省将实现社会保障卡全省通用,而且社保、养老等105项业务将全部开通。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作为第二批6个试点市之一,我市社会保障卡也即将发放。
据市人社局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社会保障卡由省人社厅统一制卡,我市去年首次采集上报制卡信息105万张,首批领回的60万张卡,主要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2个领域的试点。
目前,我市带银联标识的社会保障卡正在部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进行系统安装测试和用卡环境改造,待测试成功并全部更换新的读卡器后,将及时放到市民手中,实现“一发就能用”。
为便于市民提前认识和了解新一代的社会保障卡,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对社会保障卡的使用常识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关链接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ic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的卡面样式,正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字样,背面印有持卡人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持卡人照片、发卡单位、金融机构等信息。
二、社会保障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一) 身份识别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基本信息,能够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二)社会保障业务
在全市(含县市区)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以及相关医疗费用的支付;申请劳动能力、职业资格鉴定;办理就业登记、参加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等。
通过加载金融功能,持卡人可以持卡缴纳社会保险费,领取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各类扶持政策补贴。
(三)查询功能
社会保障卡记录了持卡人的基础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持卡人可以通过服务网点、网站、12333咨询电话查询个人的基本信息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缴费情况及待遇享受情况。
(四)银行金融功能
现金存取、转账、消费—持卡人持卡到国内合作银行网点或带有银联标识的ATM办理现金存取、转账及消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