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军)记者昨日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近日,文化部对外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申报的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和式太极拳和耍老虎民间艺术入选。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13项。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和式太极拳这两个非遗项目,不少市民都很熟悉。但是耍老虎肯定有不少人不了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波说。焦作“耍老虎”(“耍”在焦作方言中指“玩”“表演”。)是产生于焦作地区的一种共性与个性文化元素完美结合的独特民间文化现象。焦作“耍老虎”最早可追溯到明朝,省级非遗项目分别为中站区常家武虎、小尚虎舞、沁阳市言状老虎、温县耍老虎。焦作“耍老虎”由虎舞、仪仗乐队两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套路归纳起来有平地虎、丘陵虎、高山虎。“耍老虎”集舞蹈的艺术性、武术的阳刚性、杂技的惊险性于一体,显示出这一族群以此为对象来认知自然、社会的手段,具有高超的文化、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