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实”字当头动人心
“四个先行”化解换届选举矛盾
政法干警护航村级组织换届
好干部 得民心
传统工艺做粉条,火!
擦亮“流动窗口” 扮靓文明形象
认真组织开展党建创新研究工作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字当头动人心
———记解放区七百间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军
作者:本报记者 杨丽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是他的座右铭;“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他努力的方向。

  他常说:“街道党工委书记虽然级别不高,却处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位置,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唯有以群众的利益为先,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方能赢得民心,促进辖区和谐发展。”

  他,就是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解放区七百间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军。

  “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务实重干的正能量,是我们的好班长。”解放区七百间办事处主任金来斌说。

  2013年12月,七百间街道接到了郑焦城际铁路征迁任务。

  “那一个月,七百间街道的多数干部都工作在征迁现场,王书记总是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那时的工作情景,金来斌仍历历在目。对每个拆迁户的情况和诉求,王建军都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建军总是自己先吃透政策,抓住征迁户提出的核心诉求进行解释、沟通,在唠家常中就打消了征迁户的疑虑。通过努力,王建军和该街道干部赢得了广大征迁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在没有引发一起上访事件的情况下,提前一个月完成了近170户的征迁任务。

  王建军不仅在拆迁这种事关全市大局的工作中以身作则,在辖区的各项工作中亦是如此。“其身正,不令而行。王书记这样身体力行,其他干部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跟着这样的领导,我们的干劲就是足。”金来斌说。

  “他总是深入基层,到群众中了解民意,实实在在做事,是我们的表率。”七百间街道陶瓷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袁方说。

  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活动启动后,王建军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彻底改变辖区楼院居民生活环境和管理秩序的一件好事,就把“美丽楼院”创建活动作为该街道今年的重头工作之一。为此,王建军的足迹遍布辖区的每个楼院。

  12月3日,记者随王建军走进该街道太行西路社区制建楼院。

  “王书记来了。”看到王建军,院子里的居民争相打招呼。

  “为了我们的楼院建设,王书记可操了不少心。”制建楼院居民议事会成员程爱国说,“王书记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来走走看看,了解居民的诉求,帮助我们楼院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难题。”

  “我们这个楼院过去没有路灯,晚上一片漆黑,经常丢自行车。此外,院子里的公厕长期无人管理,臭气熏天。如今,街道为我们安装了路灯和监控器,且美化了社区环境,并指导我们成立了居民议事会,楼院的大事小事都有人管了。”楼院的变化让在此居住的吴秀凤老人喜不自禁。

  “我们社区有三个楼院列入到了今年的‘美丽楼院’创建目标,王书记经常去征求居民对楼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居民全都认识他。”袁方说,“有这样实实在在抓工作的领导,是群众的福气。”

  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王建军带领七百间街道的同志们,以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采取试点先行、分类实施的办法稳步推进。除争取区里以奖代补资金外,他还积极协调辖区企业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楼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辖区28个楼院已全部成立居民议事会,涉及工程建设的6个楼院工程已全部完工,列入今年创建目标的10个楼院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

  “他把群众当亲人,真情实意替群众解难题,是我们的贴心人。”该辖区居民王相淼说。

  在郑焦城际铁路征迁过程中,让征迁户王相淼没想到的是,王建军会下那么大的功夫满足自己需要合适过渡房的诉求。当时,王相淼对政府安置的过渡房提出了几个条件。王建军没有跟他讨价还价,而是让工作人员将全市所有中介登记的房屋信息进行筛查,按照王相淼的条件,挑选出十套合适的过渡房,派人带王相淼实地看房。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王相淼:“王书记尊重居民的诉求,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征迁工作呢!”

  在我市2014“蓝天雷霆”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中,该街道辖区的部分餐馆老板也深深感受到了王建军实心为民的情怀。

  当时,整治方案要求餐馆将烧煤的灶台改成清洁能源,但少数餐馆老板不愿意接受整改。当了解到部分餐馆储备的煤炭无法处理后,王建军马上联系有关单位,按照市场价收购了这些煤炭。餐馆的负责人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帮助,都积极地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

  对待来访群众,王建军依然如故。他的办公室长年对群众开放,他说:“只有敞开大门,才能真正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也只有这样,群众才能与我们心贴心,讲真话。”

  这就是王建军,他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城际铁路拆迁现场,工作在辖区的楼院间,工作在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中……他始终工作在群众心间。

  他“实”字当头的工作作风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受到了辖区干部和居民的尊敬,也点燃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在他的带领下,该街道的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获得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街道”“全省维稳先进集体”“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开栏的话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勇于担当,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以此为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今天起,按照上级领导机关的统一部署,本报推出《治理为官不为,倡导勇于担当·公仆情怀》栏目,陆续推出这批人物典型,敬请关注。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王建军的过程中,他有很多能力被大家提及,比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比如创新党建工作,主持起草了《七百间街道机关管理制度》等文件;比如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严于律己、以俭为荣……但是,让记者和辖区干部群众更为动容的是,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实心实意的感情,从小事入手,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采访中,王建军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当母亲得知他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时,曾担心地问他:“这个级别有乡长大吗?”王建军怕向母亲解释不清楚,就回答:“一样的。”母亲又担心地问:“那你是不是也要经常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因为在母亲眼里,王建军就是一个只会实实在在干事的人。

  岗位变了,但王建军“做实实在在的人、办实实在在的事”的信条始终没有改变。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凡是开会布置下来的事,他总是沉到基层去,扎扎实实抓好每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王建军认为,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继而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每个干部都能像王建军一样,从事关全局的“小事”入手,扑下身子,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完成,我们完成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目标定会指日可待。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