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河有水小河满
农闲时节农不闲
博爱县村级换届选举 对拉票贿选行为“零容忍”
让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瘦身”
以文化人 赋诗兴豫
西虢镇:优化环境激活内生动力
图片新闻
推进文明执法 维护群众利益
计生服务搭上“微信快车”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河有水小河满
——孟州市槐树乡上河村集体经济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聂小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地处革命老区的孟州市槐树乡上河村近年来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在该市遥遥领先。上河村在经济发展中有何妙招?12月初,记者慕名到此采访。

  “上河村发展快,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槐树乡党委书记李亚明对记者说。

  提起多年前的上河村,老党员史碧涛记忆犹新:“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村集体一穷二白,村民生活贫困,居住环境脏乱差。”

  穷则思变。上河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怎么改变?2002年,该村首先把目光盯在村里自有的资源和潜力上,将村里的47处旧宅基地和所有荒沟、荒坡通过一定形式收归集体,统一整理出70余亩废弃地,利用这些土地对外招商引资,筹建了页岩砖厂,吸引本村及外来务工人员100余人就业,每年可为集体创收46万元。

  在孟州市委、市政府及槐树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成功引进了孟州市淼雨果蔬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1.4亿元,占地80余亩,年可加工鲜果14万吨,生产浓缩果汁2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3000万元。

  在得知总投资30亿元的石化园区项目落户槐树乡后,该村积极向上争取,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石化园区首批入驻的3个超亿元项目落户上河村。3个项目共占用上河村土地97亩,仅土地承租一项每年就为集体增加收入近15万元。目前,该村有5家中小型企业入驻,仅土地承租一项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113万元。

  “我家土地流转后,不再以种地挣工钱分红,这对于农民来说可是旱涝保收的好事。以前,我丈夫在外地打工,每年能挣两三万元,但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根本照顾不到家。现在,俺家4口人都在家门口的企业当工人,每年能挣十几万元哩!”说起现在的生活,该村村民席化云高兴得合不拢嘴。

  村民钱袋子鼓了,村集体家底厚了,村民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包村干部关书撵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为村里打深水井3眼,敷设管道20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题;硬化道路2.4公里,栽植绿化树木5000多棵,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新建提灌站1座,进一步解决了旱地灌溉问题;新建面积25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设立了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等,解决了农村文化娱乐难题。

  “俺村经常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孝亲敬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做生意谋发展的人多了,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干群关系融洽,村民共享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回村里颐养天年的退休干部席元龙说。

  “下一步,我们将走综合开发之路,更加注重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憧憬着上河村的未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智民信心满满。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