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宁县一批新提拔的干部近日陆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但在这次县委管理干部调整中,有20名干部因“负面考核”不合格暂缓提拔。
(据《人民日报》)
考核作为一种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催生发展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各地在考核评比的时候,都倾向于表彰“先进”,而忽略了“后进”,即使排名垫底也不会受到批评,于是,继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只注重正面考核的机制,既让部分“为官不为”“懒政”的官员找到了托词——基础条件好的地方,无论谁坐在那个位子上都能拿到好名次,又让一些为了得奖牌、争冠军的官员围绕GDP打转,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新宁县反其道而行之,建立“负面考核”机制,其目的就是校正“唯GDP论英雄”的理念,遏制“一俊遮百丑”的“政绩冲动症”,倒逼各级主政者树立底线意识,时刻注意守住工作底线,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打基础、利长远、干实事、惠民生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既然是考核,就得有位次,会有最后一名。尤其是一些基础条件差、资源禀赋不好的地方,无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有多么强,干得多么认真,较原来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依然会处在金字塔底部。如果仍然沿用“四个不得提拔重用”标准,那么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付出很多心血同样摆脱不了惩罚,显然有失公允。
因此,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要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指挥棒”,在考核权重划分上,既突出经济发展指标,更强调社会发展指标;既强调发展的速度,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突出对“实绩”的考核,更强调对“潜绩”的考核。通过实行分区域差异化考核,打破“龟兔赛跑”“鸡鸭游泳”的规则,让相同级别的选手同台竞技,只要因地制宜加长长板、补齐短板就能争奖牌、得冠军。如此,才能体现出公平性,使得比赛更具规则性,无论是过去的“常胜军”也好,还是安于现状者也罢,都安装上了“驱动程序”,激活干事创业的源动力,促使他们对标定位,找准主攻方向,释放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