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微信朋友圈捧红桑坡村
罗芳桥,如水禅寺成“如血禅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省首届绞胎瓷艺术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
宋文健:把事干实做好
修武:产业集聚 厚积薄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产业集聚 厚积薄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金桂香 通讯员许战军)年终岁尾,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记者走进修武县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尽管寒风凛冽,但工地上建设气氛依然热烈。总投资11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项目自今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5.5亿元,6栋厂房竣工,3栋正加紧建设。金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基本到位,近日将进行调试生产。与之毗邻的总投资10亿元的维科重工项目自5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3.6亿元,一期3栋厂房主体完工,正迎接设备的到来,今年年底前可望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目标。

  已经走过5年建设、5年发展历程的修武县产业集聚区,产业提升更加出彩。高新技术、高成长性企业在集聚区成为主流、成为核心,一条条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个“区中园”特色凸显,规划建设了纺织、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4个产业园区,构成了集聚区蓬勃的发展大军。

  走过春华,迎来秋实。5年来,修武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0亿元,新修道路48公里;敷设供排水管网150公里;完成绿化30万平方米;搭建了南片区“七横七纵”、西片区“两横四纵”的路网框架;建成了9栋6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1400套公租房;新建、改造了2个35千伏变电站和1个110千伏变电站,架设电力线路30公里,15家企业享受大宗工业用电优惠;建成了一座天然气供气门站,敷设管网20公里,日供气量达2万立方米;建成了全省首家省级蛋制品质检中心,检验品种达到276个,检测范围覆盖全省;建成了全市首家集行政服务、效能监察和规划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项目建设提供多功能、一站式服务。该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产城一体化发展示范集聚区和全省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集聚区。

  今年年初以来,该集聚区共实施了21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11个,新增投产企业12家,年底前还可增加13家规模以上企业。今年1~11月份,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9亿元,税收收入9395万元,从业人员达到14974人。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围绕光电产业,该集聚区新进驻了中云通讯、浩宇通讯2个项目。目前,浩宇通讯已经投产,中云通讯正在试生产,鑫宇光电子有限公司正在将第一层厂房改造为净化车间。继河南环宇石化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之后,鑫宇光电子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挂牌前的最后冲刺工作。台资企业奇力新电子有限公司正在装修2号标准化厂房的第二、三层车间,明年年初将再安装一批自动化设备。在这里,一个不断壮大的电子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让每一位投资者满意”,是修武县产业集聚区始终秉承的服务理念。该集聚区坚持推行“两不见面”和“企业安心生产日”工作机制,建立了“一站式”集中审批机制,实行一天一碰头、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总结、双月一观摩、一季一评议、半年一考核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在重点项目推进上,每个项目都由一名科级干部、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分包,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一包到底,每两天进一次工地,每周通报一次进展情况,每半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加快项目建设速度。①2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