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委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一场屠杀“抹掉”平顶山村
徐九文:旱稻育种的追梦人
市职业技术学校队获奖最多
大道法律援助中心 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
杨家卿当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屠杀“抹掉”平顶山村

作者:抚顺日报记者 孙晓华 孙 菊 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的碑苑。
  《抚顺日报》供图
 
   

  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如今仅有3人在世,杨玉芬、方素荣、周茂勤。年纪最小的周茂勤现居辽宁朝阳,惨案发生时,他尚在娘胎;86岁的方素荣,因患中风卧床不起,现居云南昆明;只有杨玉芬还住在抚顺,已是91岁高龄。

  “母亲年纪大了,不愿回忆往事,只要一想起过去,就伤心,难免伤身。”采访前,杨玉芬的大女儿再三叮嘱,特别往老人手里塞了块手绢。老人攥紧手绢陷入回忆:“那天上午,我爹看到栗子沟那儿来了不少汽车,下来好多日本兵,没等寻思过来,日本兵端着刺刀就进了门,说去照相,我爹领着我,我娘抱着妹妹,被日本人赶出家门。前一天刚过中秋节,村里人聚集到空场,有孩子手上还拿着月饼、葡萄在吃。然后就闻到烟味,我们前脚走,日本人后脚就把房子烧了!大布掀开了,哪是照相机呀,是机关枪!一阵‘突突突’,逃也逃不了……”杨玉芬擦拭着眼角。

  “我被爹护在身下,几小时过去,哭喊声渐渐没了。到下午,听得日本人上车要走了,一个女的忍不住痛出声说话,日本人又回头用刺刀扎人,再没人敢出声。天黑后日本人走了,下起了雨,我爹喊着我们的名字,被我娘护在身下的妹妹哭着说娘死了。就这样,我们杨氏家族24口,剩下我们仨。”几番停顿,几度拭泪,老人哽咽着,颤抖着手,抚着心窝。

  “我们家就从没过过中秋节,我们都不爱这个节日。”杨玉芬的大女儿说,“每到这天,母亲就躲在屋里哭。小的时候不懂,长大了知道不去打扰她,让她哭个痛快。”

  11月底的抚顺,正是飘雪季节,风卷残雪,如泣如诉,仿佛回应着我们的沉痛。

  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杨宝山两年前去世了,但他给女婿刘传利留下一摞手写的回忆录、作报告的详细记录还有剪报。刘传利说:“岳父大半辈子都在给人讲述那段历史,他文化水平不高,却把讲稿写得工工整整。”从1963年到2005年间,杨宝山共在国内作了311场报告。

  老人的外孙刘瑞说,因为姥爷的经历,他上学时就比同学更了解那段史实:“我很支持姥爷。姥爷所做的一切,是想伸张正义,是想让后人牢记历史,振兴国家。”刘传利说,他会把老人的资料好好保存,留给子孙。

  在平顶山惨案的发生地,1951年,抚顺人建起高高的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1972年,修建庄严的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今天,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法西斯残害中国百姓的现场遗迹,受到大力保护。每年的公祭大会,更有一些日本民众赶来参加。

  纪念馆内播放的殉难者遗骸发掘时的影像资料,出自于日本名古屋电视台记者中林良夫。1972年,中林良夫来到抚顺,时值殉难者遗骸发掘中,他录制当时的发掘情况,并在名古屋电视台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今年9月,平顶山惨案史实图片展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东京展出。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前,纪念馆于12月12日举行了一次大型凭吊活动;从12月13日开始,纪念馆还举办了“哭泣的中华”侵华日军暴行图片展。和平的力量在集结,历史决不能重演!

  【平顶山惨案】为报复抗日义勇军对抚顺矿山的进攻,1932年9月16日,驻抚顺的日军守备队、警察署、宪兵队和炭矿防备队出动几百人,对抚顺平顶山村3000余名村民实施灭绝性屠杀,屠杀持续3个多小时;下午4时左右,日军又扑向平顶山村附近的栗家沟和千金堡,将两村未来得及逃离的200多名村民残忍杀害。三村逃生者仅百余人。平顶山村从此消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