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委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一场屠杀“抹掉”平顶山村
徐九文:旱稻育种的追梦人
市职业技术学校队获奖最多
大道法律援助中心 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
杨家卿当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管专家风采录》本期人物
徐九文:旱稻育种的追梦人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徐九文在做水稻杂交去雄实验。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他是水稻育种专家,却整天像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呕心沥血培育节水耐旱水稻新品种,开拓出旱稻直播栽培的新路;他坚守在“水稻上岸、旱稻下水”的追梦路上,试图让农民像种麦子一样种稻子;他带领科研人员育成5个水稻新品种,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2个通过省级审定;他主持选育的“焦旱1号”种植面积覆盖4省430万亩,新近育成的“焦杂粳1号”比我省目前主栽水稻品种增产12%~15%……

  他就是我市第九批市管专家、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徐九文。二十五年如一日,徐九文坚守在对水稻品种密码进行破解与重组的试验田中。近日,本报记者走近徐九文,寻访他在旱稻育种领域的艰辛探索之路。①5

  详见今日本报十一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