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马年岁尾,一个好消息传来,市第二人民医院荣获“2014中国最具公信力医疗机构”称号。短短几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像卫生界的一匹“黑马”叫响业界,在全国卫生行业中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2012年,该院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2013年,该院院长李富梅荣获2013年度全国医院“改革创新人物”称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该院何以收获如此多的荣誉?本报今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析,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 朱传胜
12月6日,2014博鳌·第二届中国健康服务业论坛在海南小镇博鳌举办。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报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品牌榜、中国最具公信力医院排行榜也在这个论坛上揭晓。在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多个环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又一次脱颖而出,名列“2014中国最具公信力医疗机构”奖榜。
在上千名卫生界精英的见证下,该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国内三甲医院作为第一方阵上台领奖。在颁奖盛典上,健康报社副社长周冰欣喜地对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说:“你们医院得这个奖,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去年,我们组织记者下基层活动走进了你们医院。你们医院在服务百姓上的多项举措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我当时就很有感触。我们对此还进行了重点报道。”
11月22日,在第八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该院院长李富梅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在大会上面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国内众多知名医院的管理者,作了题为《集团医院信息化——插上新飞的翅膀》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者高度关注。
大交流
从国内走向国际
“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这是市二院人常说的一句话。
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该院就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就是要将市二院建成省内一流的三级甲等医院、著名的肿瘤防治中心。
漫步市二院,您会发现这里的发展节奏实在是太快了。12层新的内科病房大楼和17层新的外科病房大楼先后启用。市二院人搬进新大楼的兴奋劲还未过,今年5月23日,示范区医院项目又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工奠基。老城区医院与开工建设的示范区医院,就像雄鹰的两翼,必将让该院振翅高飞。
立足焦作,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如今的市二院,视野比任何时期都开阔。
该院相继承办了全国腹腔镜会议、河南省肿瘤高端论坛等学术会议,并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陆士新院士等50余名知名专家前来讲学。
不仅如此,该院还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建立联系,开启了国际交流:邀请新加坡中央医院院长吴汉升来院讲学,邀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附属木洞医院院长一行来院参观交流,举办国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会等。近年来,在我市有关部门协助下,已有十多位洋专家来到该院进行学术指导与业务交流。
与此同时,该院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少医学专家通过各种渠道走出国门,到国外医院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该院诊疗水平。
今年年初,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郭金城被该院推荐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对外交流项目省内选拔赛。凭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专业技能,郭金城被公派到德国进修学习3个月。2012年,该院妇瘤科主任王虹以同样的方式,外派到德国交流学习,并从中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
在今年年初走出国门的还有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二区主任许菊萍和妇瘤科一名女医生,她们被该院推荐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附属木洞医院交流学习。在那里,许菊萍学习引进了乳房成形术和甲状腺疾病方面的先进手术——细针穿刺活检。目前,相关手术已在该院实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该院组织十几名科室负责人到新加坡“取经”;今年,又选派护理骨干到台湾具有百年历史的彰化基督教医院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
大合作
从名院到高校
近年来,该院始终瞄准国际肿瘤医学前沿,形成了突出的肿瘤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肿瘤诊治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对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细胞生物治疗、化疗、放疗、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根治、肺癌、乳腺癌、口腔癌的综合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将干细胞移植这项世界先进技术应用到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基于此,2013年年初,经省卫生厅批准,焦作市肿瘤医院在该院宣告成立。
为加速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迈进,该院以长远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积极运作,协调沟通,于2014年5月8日成为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五。
今后,河南理工大学将以医、教、研优势资源,为该院打造一个巨大的发展平台。需要指出的是,双方“联姻”后,该院专家都将在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承担教学任务,这必然增强其科研创新意识、理论学习意识,进而达到临床与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的目的。“临床工作是医院发展的躯干,教学和科研是医院发展的翅膀,市二院成为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等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李富梅说,“因为,随着理工大医学专业的壮大和成熟,作为附属医院,市二院必然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大提升
从精细化到数字化
该院提出了“精细管理铸品牌、责任目标强内涵”的工作主题,针对全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经营机制、管理机制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不断增强内部活力,提高医院竞争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开展的数字化建设,让管理更加精细。比如电子处方规避了“天书”处方、大处方和用药冲突;电子病历可以自动记录最后修改时间,杜绝事后修改病历的行为。
为了全面打造现代化、功能完整、性能卓越的新一代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该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对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通过三个阶段的数字化项目建设,该院以领跑者的姿态,打造了全市乃至豫西北首家数字化医院。今年1月16日,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该院召开,“二院经验”成为全市卫生系统数字化建设中议论的焦点。今年6月份,市委书记孙立坤带领市五大班子领导来到该院,实地观摩了该院的信息化建设。
“医生查房时,不再手捧记录本,而是拿着一台ipad,就可随时调取患者所有信息。护士则拿着手机大小的移动终端,轻轻一刷患者佩戴的信息手环,就能获得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以前,这些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已在我们医院成为了现实。”该院妇瘤科主任王虹所说的,就是该院所进行的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