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的陶岔渠首正式开闸放水,经过几天奔流,丹江水于昨日到达我市。
昨日上午,记者在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东路桥下看到,清澈的丹江水碧波荡漾、奔涌东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全长1432公里,共流经19个城市。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工程,是唯一一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穿城而过的工程。该工程穿越城区长度8.8公里,是通过聚土成渠打造的一个人工悬河工程。
在昨日的通水现场,中央电视台南水北调报道组对通水实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做好直播前的设备调试工作后,工作人员将安装有高清摄像头的大黄鸭放入水中,配合摄像机进行全方位直播。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记者周伟介绍:“我们的直播设备都是在坝顶或者是渠岸上,用于高空拍摄通水过程和水流。但是,无法解决在渠中心拍摄工程周围的情况这一问题。所以,我们经过向有关部门请示和检测,用一个安装了两个摄像头的大黄鸭,来弥补我们在水中向岸上拍摄的不足。”
在直播现场,我市沙画爱好者杨华通过沙画艺术,将一幅表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过程的沙画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增添了我市本地元素的特点,也成了南水北调通水直播过程中的一道风景线。
“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城区的城市,因为它是区别于全线任何其他工程最有特点的一个区段,所以,我们也是在焦作城区段作了一个精心的设计和直播的安排。这样的话,能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貌最有特点的一部分提炼出来呈现给全国观众。”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周旋说。①3
昨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南水北调报道组在南水北调总干渠焦东路桥段对我市通水实况进行现场直播。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