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生产汽车整车是焦作人多少年来的共同梦想。
如今,随着新一轮补贴政策的实施及国家密集政策的出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为焦作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梦想打开了大门。事实和数据已经证明,多氟多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大门正向焦作缓缓打开。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就纯电动乘用车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基本条件、投资项目的基本要求、新建企业生产准入管理等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体现了国家推进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决心,对于专注研发新能源的多氟多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传统化工企业,多氟多在登顶全球无机氟产能之巅后,走上了一条布局动力锂电新能源的转型之路。
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煤炭资源几近枯竭对焦作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上世纪90年代末,资源枯竭了,传统产业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焦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焦作的工业,多是由煤衍生而来,其表现为“三高三低”,即重工业占比高64.8%,轻工业占比低35.2%;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占比过低;基础原材料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比重高,精深加工和成套装备制造业比重低。“三多三少”,即初粗产品多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少,传统产品多新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
由此而言,经济粗放需要转,资源枯竭需要转,结构不优需要转,要素短缺需要转,竞争力不强需要转……焦作,将何去何从?众所周知,焦作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配套能力强,已形成具有行业地位的汽车零部件五大品系,拥有风神轮胎、中内配、中轴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这是与整车发展相配套的基础优势。此外,多氟多近年来专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材料、汽车总成、电机、电控及整车的研发,多款电池被列入国家工信部推荐使用名录,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已具备产业化条件,为圆焦作新能源汽车整车梦奠定了基础。
实事求是地说,在转型方面,多氟多确实是带了个好头。多氟多自2010年10月开始生产线生产动力电池,利用3年时间成为年产5000万安时的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两款单体以及动力总成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实验所一次测试通过。截至今年10月底,多氟多已向众泰汽车和国家电网提供了4000多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中最长的行驶里程超过9万公里,没有发生过因电池导致的任何安全事故,已经有5000多辆装载着多氟多电池的电动汽车在安全行驶。
多氟多的成功跨越,奥秘何在?持续转型。千万别轻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体现的是多氟多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这,就是多氟多魅力渐现的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引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审视多氟多转型之路,一条清晰的脉络跃然而出:自主创新正成为多氟多全面转型、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多氟多新能源要想做大锂电产业,就必须通过布局全产业链来实现。在一个由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制造、订单处理、销售、批发零售和品牌所构成的产业链中,两端蕴藏的价值最高,即研发和品牌,价值最低的是中间环节的生产制造。
为占据这一“微笑曲线”的两端,多氟多新能源决定,通过进军智能终端来提升产品档次。所以,多氟多新能源在拥有11款电动自行车之后,与丹麦的设计师合作设计了智能电动自行车,不仅健康、环保、安全性能高,还可以通过用肌肉控制电机,在最大限度保护膝盖关节的同时,其智能系统还可测出体重、力量和消耗的热量,实现了“把健身房搬到了马路上”。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和自信,多氟多新能源正布局着庞大的“锂电版图”。对此,多氟多新能源的目标是,在焦作这个“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做好三件事:一是开通一条电动公交线路,二是经营一家电动车出租公司,三是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