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相 依
冬至给母亲做包面
女儿求助
由画及人
雄奇黄金洞
缺乏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悠闲的收获与忙碌的无为
广西挽救濒危原生品种兰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缺乏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评《中国经济靠什么赢—— 一本书读懂中日经济博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晓 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出自中国,然而中国人的忧患意识落后于日本。

  日本这个孤悬于太平洋的岛国,土地贫瘠多山地,资源匮乏多人口,生存环境难以称佳。日本人从来没有中国人那种“地大物博”的先天优越感,日本国民的普遍想法是:日本天生不足,后天必须多努力。

  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战争失败使日本人意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要有物质作为强大后盾。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日本人的危机感依然没有减弱。当年,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现在,精煤的价格已翻了几番。在铁矿石进口长期缺乏定价权的问题上,日本不像中国喜欢批判三大矿山的“垄断”,日本企业在几十年前就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购得海外矿业公司的大量股权。

  哪怕日本现在制造了世界20%多的机床,拥有世界60%多的工业机器人,是世界三大专利大国之一,控制着决定未来产业领域的很多关键技术,但是日本仍对自己“强国地位的松动”抱有极大的危机感。日本为什么公开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其实,日本是在刻意树立对手,刺激自身的发展。

  作为日本的对手,中国靠什么去赢?难道就靠出口大量廉价商品,积累的巨额外汇吗?有钱可以买下很多东西,但是,这些资产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一个国家的“极端制造”能力,才是真正的国力象征。什么是“极端制造”?一是极端的小,比如芯片产业,日本对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日本出口的芯片有一半是销往中国,而中国国产的芯片,只占本土市场极小的份额。二是极端的大,比如高端燃气轮机,发电厂、轮船都要用到它,当今世界是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美国通用电气拥有燃气轮机的最尖端技术,法国、意大利只属于第二军团,中国还要向意大利引进技术。

  在本书中,作者没有刻意去贬低或者抬高日本,而是从一系列具体的经济指标、细分的工业领域出发,对中日两国的实力进行比较,指出彼此差距,分析现状及未来走向。这本书以日本为坐标,为大众提供一份很具体的中国国力分析报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