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法制时空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举全警之力 守百姓平安
未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所签涉及居民重大利益合同无效
全面做好打防稳控工作
图片新闻
博爱县法院对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裁前公示
马村区法院为农民工讨薪构筑绿色通道
“吃货”
父母的“请假条”让人“泪奔”
输液大国的“吊瓶森林”
小区“柏林墙”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的“请假条”让人“泪奔”

作者:□刘 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父母体谅女儿的辛苦,甚至反思自己曾经给予女儿的压力,这种发自父母内心中的情感,让我们感动和“泪奔”,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体谅父母吗?能体会他们曾经抱怨中的那分爱吗?

  “静静,你寄来的手机收到了,我们也学会用微信了。现在,我和你妈凑在咱家书桌前,在微信里打字给你说话……”“以前是你跟我们请假不回家,这一次,我们跟你请个假。春节,我们老头老太也要来一场你们年轻人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近日,一则父母写给在外地工作子女的“请假条”在微博上迅速走红,数千网友点赞并转发,不少网友评论“笑着眼眶就湿了”。

  (据《重庆商报》)

  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时节,是“倦鸟归巢”的最佳时机,也是“意恐迟迟归”的父母最为揪心与望穿秋水的日子!在这样一个人人心目中都充满了亲情与温暖的时节,父母给女儿写来“请假条”,无比的牵念、盼归的纠结、浓浓的情感,无一不让人心生“泪奔”的冲动!

  父母在“请假条”里说:“你在北京闯荡,我们老嫌你不给家里来电话,过年回家不积极,现在才知道,闺女太辛苦了!”都说体谅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情感润滑剂”!父母体谅女儿的辛苦,甚至反思自己曾经给予女儿的压力,这种发自父母内心的情感,让我们感动和“泪奔”,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体谅父母吗?能体会他们曾经抱怨中的那分爱吗?

  “闺女,我们要求你去相对象、赶紧结婚,这是爸爸妈妈的不对。”父母在“请假条”里说。父母催婚或许有所不妥,但对子女天然地关心与对婚姻大事的焦虑,是每一个中国父母都共同所有的心绪。它本没有对错之分,但父母能在“请假条”里对子女坦然认错,反思催婚的不对,这岂能不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感恩的心弦,岂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理解与体谅父母的行为吗?我们犯错的时候向父母坦诚过吗?我的事你别管”等用来顶撞并足以让父母心寒的话,我们是否都说过?

  “春节,我们老头老太也要来一场你们年轻人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父母是否真会花钱去“来一场”旅行,我们不得而知。但父母体谅女儿回家辛苦的心理,以及想要“来一场”旅行的愿望,却已经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作为子女,我们是否带父母旅行过呢?哪怕是陪他们逛逛街、逛逛公园也好呀。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眼眶儿又岂能不湿润!

  父母的“请假条”,满满地都是爱、是温情、是体谅、是理解,是希望子女生活得好的拳拳之心。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拿相关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法律义务常回家看看,我们做到了吗?

  父母的“请假条”,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父母为我们做得有多好”,更向我们发出了“我们为父母做的有多少”的疑问!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泪奔”和反思吗?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