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时下,我国北方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患病就输液,已经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医疗怪相,有人形象地把较为集中的输液区称作是“吊瓶森林”,而肌肉注射在一些医院已经很少看到了。据媒体报道,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心是断了线的风筝:打吊瓶,成了医患之间的默契,不管什么病,只要进医院,先挂几瓶水。这种病态的看病方式,其原因很复杂,主要是患者知识缺乏,还主动要求挂水,这属于没有“水”;医生看病“注水”,水分大利润才大,于是,他们动不动就给病人打吊瓶。此外,有的医生为了保护自己,不得已给病人打吊瓶,因为“我不给病人打吊瓶,病人就打我!”
@爱心车站你我: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亲人痛苦,总想把病越快治愈越好,而输液显然比吃药见效快,此乃急功近利。
@芳心云天:记得我小时候感冒了,将几根葱白根须和几片姜片熬成的汤水服下,蒙被子发一下汗病就好了,或者吃几毛钱的药丸就能搞定。而现在呢?只要有头疼脑热就输液,这已是医生的惯用手法了。原因很简单,想着法儿将患者的钱装到医生的口袋里。
@许文辉yy:锻炼时间少了,脑力劳动多了,很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快了,治病也想快一点,于是,“吊瓶森林”透支了国民的健康。总之,患者、医生都有问题。
@阳光佳哥:任何医疗资源的滥用都是浪费,更是过度治疗。所有的后果,只能病人自己承担。其实,能吃药治疗的病就不用打针,能打针治疗的病就不用输液。
@平凡一老兵: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认真学习和普及医学知识,用科学的知识、态度指导我们的工作。
@Summer--张小怪:我认为,医院不能被私人承包,不能发展成股份制,应该由国家来管理,公开价格,逐步改善群众就医困难的状况。
@火鸟神V:以前是病向浅中医,现在有病就干脆输液。与其说医生有问题,不如说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以至于患者看病都“求胜心切”,实在值得世人深思!
@风开季节:如今的生活节奏这么快,连生病都没时间,哪里能耗得起服药治疗的漫长时间?有时,就是病人的要求,医生才不得不对其输液。提高全民的医疗常识,改变治病的急躁心态,输液治病才能回归正常轨道!
@醒与醉1993:正所谓“防病胜于治疗”。与其有病时花钱输液,不如平时加强身体锻炼,要知道,健康二字值千金。
@kellykeron: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医患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
@fkmyou:要摘掉“输液大国”的帽子,国家必须由上而下严格监管,但这条路不好走啊!
【下期话题】
特殊座位
上课不听话、调皮捣蛋,就坐到讲桌前面专门设置的特殊座位上……贵州省贵阳市部分老师为管理学生出“绝招”——在讲台前设置专门的座位安排“不乖”的学生。对此,省教育厅表示,设置特殊座位有变相体罚的倾向,不提倡;也有人认为,特殊座位可以让大多数同学正常上课,不受“不乖”学生的干扰,体现了教育公平。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