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17日《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激励了党性,深得了民心,且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制定包含五项制度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巩固成果,抓细节,抓常态,保长效,确保全县党员干部坚定持守群众路线,以民心向背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日,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在修武县委常委务虚会上说。
这样的务虚会,本身就是修武县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五项长效机制之一。在前期活动中,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基层干群谈心交心2.7万余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796场次,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总结经验后,县委在制定《政治生活常态化(务虚会)制度》中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原则上每两周都要召开一次务虚会。通过这一平台,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实现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为全县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确立牢靠的政治保障。
为了构建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该县县委除务虚会制度外,还建立了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制度、乡镇党政班子民心向背评议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党建元素制度、群众路线难题专项整治制度等。
这五项长效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36项各类细则,围绕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廉政建设、科学考核等方面工作,着眼标本兼治、常态长效,注重细节、量化和可操作性,务求从制度机制上推进、深化、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效果。例如,在《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制度》中明确规定,“收集上报难题隐患和建议的主体,是各级党委(党组),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难题隐患和建议每季度收集一次,乡镇党委原则上要收集3个左右,县直各单位、各行政村、非公企业等其他党组织原则上2个左右”;“每季度发放一次‘民心礼包’,内容主要是各乡镇、各部门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情况以及为群众所办的好事、实事”。在《群众路线难题专项整治制度》中,对文件、会议的精减数量、程序优化,干部作风建设“十不准”,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党风廉政建设第三方社会评价办法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也都作出了操作性强、便于监督的具体规定。
“共产党员最讲认真。建立践行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把深受群众欢迎的作风建设经验制度化、常态化,就是‘认真’的一种体现。”修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宋晓银说,抓好五项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就是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传承下去,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日常工作的指南。
(王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