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冬天,一个适合拥抱的季节
“托尔斯泰灯”与读书家风
窗上 奇花
那年元旦
放松管理的智慧
收获内心的宁静
早恋的苦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托尔斯泰灯”与读书家风

作者:□赵 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读报,才知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不仅会写小说,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颇有办法。但凡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就要教他们识字读书。怎样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发现快乐呢?托尔斯泰构思了一盏“托尔斯泰灯”。一张大桌子,上方是一盏大号的煤油灯,下方是十三块隔板,均匀地分开了灯光。每到晚上,全家人都必须坐到这同一盏灯下开始阅读。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下来。即使父母都不在的时候,孩子们也自己读书,他们“常常是充满期待地等着晚上的全家共同的阅读”。

  托尔斯泰构思的灯,虽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却别具一格。其新奇其精巧就在于“十三块隔板”。要知道,这隔板一隔,到了晚上不仅解决了人多灯光不够的问题,而且这每一道隔板也成了一道无声的读书命令。谁没来,谁迟到早退,谁读得不认真,自可相互监督。而由于托尔斯泰的示范表率,一家人自然深爱着读书,读书成为其全家生活的一部分,以至成为全家的一种兴味、一种习惯、一种家风。

  我总以为,读书家风对一个人读书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因为兴趣一旦被激发,便难以遏止;习惯一旦养成,便无以改变。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说过,“我的阅读启蒙来源于母亲。母亲是一位喜欢读书的知识女性。20世纪60年代初,母亲经常从县图书馆借书回家。她习惯于晚上倚着床头读书。跟着母亲,我也开始了自己的阅读生活,她放下书的时候,我就拾起书来读”,一路走来,他从未停止过读书,以至到了今天他“依然渴望读书”,并下定了“生命不息,阅读不止”的决心。是的,读书的家风对人的影响就是这般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且挥之不去,让人一世受用。

  无独有偶,俄罗斯长期傲居“世界爱读国度”榜首。1941年至1943年,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长达872天,平均每天饿死冻死700多人。可即便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列宁格勒的图书馆每天照常开放,大量食不果腹、骨瘦如柴的市民坚持汲取着精神食粮。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受一代又一代家风传承的感染和熏陶。俄罗斯的“美女教育”,也同样自幼儿时就已开始,舞蹈、绘画、音乐等都是必修,但最为持久普遍的“气质瑜伽”还是读书。难怪,有人说“在知识的海洋中,众人‘积跬步’的阅读小气象,自然换得整个国家‘成千里’之大气象”。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来到北大校园,勉励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蕴含深刻的哲理。少儿时光,虽然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甚至尚属于懵懂阶段,但可塑性极强,若能给予更多正能量的刺激和滋养,对其后天成长的意义则无可估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良好的家风,引导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其实也就是在帮助孩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

  君不见,我国经济虽然突飞猛进,但一些传统道德价值也同时受到了激烈的挑战,价值底线屡屡被突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纠结于“老人倒地是扶还是走人”,看到城市窨井盖被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毒奶粉、地沟油事件时有发生……这“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一旦由量变到质变,不是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以至引发社会的灾难吗?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树立明辨是非、甄别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加强读书肯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或者说,读书是必要的选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其一审宣判开庭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段时间在读文学经典。由于理工科的书读得太多,思维太直,不懂得拐弯,做事不计后果,不会考虑别人感受。”这段话,固然有替自己辩解之嫌,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多读、常读人文类经典书籍对人们保持良好思维方式、心理习性、行为操守的真谛。毕竟,读书尤其是读人文类经典书籍可以令人的精神发育,心智成长。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家风很重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因此说,一个家庭的读书氛围浓不浓,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孩子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文明素质的提升。何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体现在树立文明家风里,植根于日常生活里,体现在人人躬行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传承读书的家风,委实不可小觑,且迫在眉睫。

  是啊,读书的家风,要义在于赓续。我有位开出租车的师傅朋友,当年因家庭发生变故,其初中毕业就辍学了。成家后,尤其有了孩子后,回家时不论身体多疲劳,他都会抽时间读书。他对我说,自己只有初中水平,要多读书补课,知识视野宽了,与客人聊天有劲了,生意也好了;再说,我勤读书也是为了接续上一代留下的家风,以给日渐长大的孩子做个榜样。多么难能可贵的读书家风! (据《绍兴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