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纺织”焕发新容颜
我市首家国家级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立
风神轮胎借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 欧洲媒体竞相赞誉
佰利联科研呈现新活力
我市经济转型再添引擎 龙源电厂投产运营
财政资金杠杆撬动工业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工业振兴支撑武陟跨越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振兴支撑武陟跨越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深冬时节,武陟县工业界却暖意融融,捷报频传:投资14.44亿元的湖北襄阳众鑫成实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台套汽车车桥总成、1万辆专用车及东风商用车服务站,投资10亿元的河南中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智能电网电力成套设备生产基地等22个项目纷纷落户武陟……大项目接连引进、开工、投产,都得益于武陟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所产生的强大引力。

  工业振兴战略务实基础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实力强。因此,该县在去年县委会上提出了大力实施工业振兴战略。该县把工业振兴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抓大项目、大招商、大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振兴工业经济,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11家,装备制造企业68家。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水针剂年产能35亿支,成为全国最大的水针剂生产基地,该县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我市唯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黄河交通学院也在武陟落户。

  2014,该县紧紧把握郑州城市扩容致使产业外溢带来的机遇,围绕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成功引进了磨料磨具、瑞光印务、黄河粮油机械、中州电气等企业。据统计,该县引进并承接郑州产业转移项目434个、占项目总数的63%。目前,武陟已成为郑州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招商引资捷报频频

  去年以来,该县上下坚持分块招商、归口洽谈、前置评估、集中签约、分批开工、后期跟踪的六步招商工作法,以“八区”为主平台,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促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武陟。

  截至目前,全县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7.9亿元,同比增长20.23%,占市定目标138.9亿元的77.71%,居六县市第一。

  领导带队招商、专项组织抓招商、企业以商招商、区域定向招商、延链补链招商、措施保障招商……多种招商方式齐上阵,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浓烈的“大招商”氛围。

  该县将开放招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做到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解决,对洽谈的重大意向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推进,先后引进了河南中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智能电网电力成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等超10亿元项目。

  2014年,该县组织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9家县直单位先后开展了三批集中外出招商活动。累计拜访企业646家,洽谈项目241个,总投资960.3亿元;达成投资意向161个,总投资706.2亿元。

  产业集聚力促工业转型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该县工业的主要板块,财政税收的主要渠道,工业振兴的强力支撑。

  该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9.96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2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4家,建成标准厂房36栋,吸引32家企业入驻,节约用地1600多亩。该县节约集约用地的典型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2014年1月~9月份,该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3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2.9%,实现销售收入349亿元,占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9.8%,实现税收收入3.1亿元。

  优化工业结构。该县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引进名商名企,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构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国药容生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冻干机,冻干粉针剂年产能2亿支;辅仁怀庆堂公司冻干粉针剂年产能达到2亿支。大指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宽幅高速造纸机每分钟达到1600米,这项技术不仅在全国领先,而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该县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该县有49家企业与清华、北大、浙大等3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项目31个。

  建立推进机制。为了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工业转型,该县县委、县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六大战略”领导机制、“七个一”推进机制、实施套合管理、推行“一站式”服务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推进机制。

  同时,该县财政每年拿出3500万元专项科技创新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对建成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5万元至30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县用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的试验研究经费累计达2.53亿元。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