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来自我市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128家用人单位蜂拥而至,2000余名毕业生现场被抢订一空,就业率达100%。一些单位不甘空手而归,现场与该校签订了今年甚至明年的用人协议。
骄人的办学业绩,为该校赢得了市政府颁发的2014年全市职业教育质量奖最高奖—— 一等奖,该校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河南省先进教学单位,并成为河南省豫剧板胡教学基地和北京舞蹈学院在河南唯一的教学实习基地。
过硬的教师团队是取得骄人业绩的前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可谓高手荟萃、名师济济——全校有450名教职工,为全市教师最多的中等学校,其中高级教师131人,“双师型”教师96人,国家、省市级专家、骨干教师85人,具有全市其他中等学校无可比拟的雄厚的师资队伍。
该校一直把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富于创新、结构合理、适应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方面,十分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诵师德、铸师魂”演讲、经典诵读展示、邀请模范教师来校传经送宝等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出“我要干”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上下班指纹机签到签退制度,严格对教师备、上、辅、批、考等各教学常规环节的跟踪检查。学校对教学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精细化要求,制定出详细的督导考核细则,将教学过程的督导检查常态化,做到天天有检查,事事有督导,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鞭策教职工保有一流的工作秩序和严整的师仪教风,催生出“要我干”的工作效果。
在业务能力建设方面,该校坚持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吸取经验,把专家请进来指导备课作课,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该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活动,尤其是在新课改形势下,更注重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使教师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师的健康成长。2014年,该校教师在省、市优质课比赛中先后获得20余个奖项。在省级创新杯说课比赛中,参赛的8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获奖总数占全市教师获奖总数的二分之一。教师白玉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篇,编写著作教材15部。10个科研课题和课件获得省级一、二等奖,5人获得省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一人被评为省学术带头人。
一流的设施设备是取得骄人业绩的基础
市职教园区一期占地56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6.7亿元。校园建筑新颖别致,气势恢宏。各种功能用房满足万人规模需求,各种教学、实训、生活、运动等设施设备不仅一应俱全,而且是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可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习实训格外给力,生活娱乐尤其舒心!
2014年,该校投资3500余万元,完成了一系列设施配置项目:
投资2000万元,装配了150个多媒体教室、150架电子钢琴,建成20个微机室、20个舞蹈练功厅,新建了12个幼儿实训室以及网络搭建、网络综合布线、中式客房、中餐宴会、建筑、服装制作等31个实训室。新配备了多媒体录播室、MD音乐教学录音室。为16个合堂教室配置了3000多套座椅。新装修的学术报告厅和戏剧演播厅设施设备均达全国一流水平。
投资1500万元,购置了可满足万人活动需求的体育器材,建成了20个篮球场、25个羽毛球场、10个排球场、6个网球场。为1600余间学生宿舍安装了冷暖空调,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购置了两部校园巡逻车,建立了4个警亭,购进了一部车载LED显示屏、一个室外大舞台及价值100万元的图书。
由于设施装备精良,办学条件优越,特别是办学业绩突出,该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2015年全省示范性学校建设单位,仅此一项就可争取项目建设资金1500万元。目前,省级资金已到账690余万元,为该校装备的进一步上档升级奠定了基础。
严格的学生管理是取得骄人业绩的关键
中职学生的文化和思想基础普遍薄弱,面对学生厌学、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理想抱负缺失等问题,该校坚持“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始终把“严格管理,从严治校”、培养学生过硬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倾全力抓紧抓好。
搬入新校区后,该校首先拟定了“向善向上、守纪勤奋”的校训以及符合中职学校和学生特点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严格从学生一日常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上寻找突破口,力求抓紧抓严抓实抓好,真正抓出成效。
——狠抓学生在校滥用手机的管控工作。该校将手机管控作为一件大事,从进入新校区的第二周起便付诸实施,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班会和全校学生集会,反复宣传滥用手机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机管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以班级和教学部为单位自发组织了主动兑现手机管控要求的承诺活动,同学们自觉接受手机管控要求,每周日返校后主动将携带的手机上交班主任,班主任收缴后统一缴给学生科,存放到学校指定的手机保管室,待下周五放学时再发给学生。为促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该校还制定了一系列检查评比措施,一旦发现学生有私自持有和藏匿手机现象,则按照规定在班级和教学部每周工作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对手机管控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和教学部,每周都要颁发流动红旗予以表彰。实行手机管控工作后,收效十分显著,在该校的任何一个公共场所,看不到一个同学拿手机、玩手机。像以前因玩手机不惜损害电器设备充电以及上课、集会期间玩手机成风的现象已经禁绝,不仅净化了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行提升。
——全力强化学生上课和就寝秩序管理,严格规范学生上课和就寝行为。该校实行全封闭管理,要求学生白天不能有一个擅自出校门,夜间不准有一个学生不按时归寝。如果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值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找回,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该校不仅每天坚持做到查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和到课率,坚持查卫生、查纪律、查归寝等全方位的检查,还对每个班级、寝室的安静度和整洁度进行检查评比,并把评比结果与班级、教学部考核挂钩,有效促进了学生整体执纪水平的提升,为营造严谨守纪的校园秩序与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
——坚持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该校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和主题班会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利用每周升旗仪式组织学生集体宣誓,让宣誓词深深植入学生脑海,激励其将誓言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和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收到了怡情冶性、倡树新风正气的效果。
——广泛开展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在陶冶学生情操、涵养良好品行的同时,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严格规范的管理,催生了学风浓、班风正、校风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良好局面,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赖和家长的额首点赞,该校的社会声誉因此得到大幅提升,从而聚起旺盛的人气。
深度的校企合作是取得骄人业绩的途径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校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加强合作、拓宽实习就业渠道,该校先后3次到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联系了数十家发达地区的企业,并将他们引进校园,共谋校企发展大计。
为拓宽办学渠道,真正将企业引进校园,把学校办到企业,该校与江苏昆山安博教育集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开办焦博惠远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设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昆山分校区,每年将有2~4个成建制的班整体搬至分校区学习,该校委派校长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分校所需设施设备及实习就业等事项全由企业负责安排,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赢。该校还与位于成都的西南航空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今年将联合开办空乘服务专业,两年后,学生将直接进入西南航空学院深造大专,毕业后学校安排就业。
该校还与安博集团等企业联合,拟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家政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新专业,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为该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与新的活力。
谈起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市教育局局长王峙东高屋建瓴地指出:“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要服务工业十大产业、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导向。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着手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