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王星)“多亏了咱的好干部,俺村人现在出门方便多了。”2014年12月28日,修武县西村乡大东村党支部书记张孬指着刚刚修好的出村道路高兴地说。原来,在修武县政协的协调下,大东村修好了长550米、宽6米,总投资达16万余元的水泥道路,全村206户人家彻底告别了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境况。
这是修武县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敢于担当、奋力作为的一个缩影。虽然该活动收官,但作风建设、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修武县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变为全县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工作指南,去年11月11日,修武县建立了“政治生活常态化(务虚会)制度、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党建元素制度、乡镇党政班子民心向背评议制度、群众路线难题专项整治制度”五项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而不休止。
“在首批难题隐患和建议工作中,修武县各级党员干部共收集难题、隐患和建议127件,目前已解决27件,办理民生实事好事181件。”修武县在全县解决群众路线难题隐患和建议第二次会议上,向全县人民送上了“民心大礼包”。
去年11月25日下午,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希望到郇封镇现场指导该镇领导班子务虚会。郇封镇领导班子晒成绩、亮不足,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今后工作不走弯路。
拆除党群“隔心墙”,修武县把民生工程的“豁出去”投入变为群众对全县党员干部的认同。目前,该县共召开10余次县委常委会研究经济建设背后的民心向背问题,先后在145个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上体现党建元素6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