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照在老人们红润的脸庞,护工正把热乎可口的咸米饭端到老人面前。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沁阳市崇义镇南山幸福院,一幅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
在幸福院住了4年多的崇义镇吕庄村的杨大娘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院长对俺可好啦,跟亲人一样,在这儿吃住都很满意,孩子们想接俺回家,可俺嫌一人在家太孤单,不像在这儿有人说话、做伴。”
杨大娘所说的院长,就是这家养老机构的创办人——南山幸福院院长陈学明。
退休不褪色,他关注着孤独寂寞的留守老人
毕业于河南大学的陈学明,是沁阳市政府机关的退休干部。几年前,他看到家乡有不少留守老人,生活多有不便,心想,如能创办一所幸福院,既能把老人们集中到一起欢度晚年,又能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还能弥补社会养老短板,岂不是一举多得!
可没承想,这事却遭到了一家人的反对: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该享福了咋自己找罪受呢?儿子在国外工作,家里又不缺钱,费那劲干啥?这下老陈不干了,一向温文尔雅的他把筷子一摔:这利国利民的事必须干!
他拿出多年积蓄,并向亲友、同事借款,多方筹措资金60余万元,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荣立堂和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国土部门审批,工程开始施工。
为建幸福院,他瘦了10多公斤
由于资金不宽裕,陈学明在施工中处处节约,很多活能自己干的就不找人干,如浸砖、平整施工场地、敷设自来水和暖气管道、架设照明线路和有线电视线等,都是边学边干;家具也都是修旧利废。
超强度的体力消耗,使他的体重由60多公斤降到不足50公斤。熟人见面以为他病了,问清缘由后都关照他一定要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
知识分子的认真劲在老陈身上处处体现。他找来有关养老方面的规章制度,每天趴到桌上研究到大半夜,使自己很快由门外汉变成行家。如今的幸福院占地面积2780平方米,有33间房屋、50个床位,地面干净整洁、冬供暖气、夏有电扇,32位入驻老人在这里过着温馨宁静的幸福生活。该院已通过沁阳市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手续齐全。
严格管理,让老人生活得满意舒适
陈学明非常重视对幸福院的日常管理,现有的5名护工经过培训,有两人获得焦作市家政护理培训合格证,一人获省家政护理培训合格证。乡村医生每周为老人体检一次,一般常见病在院内就能治疗,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沁阳市乡村一体化药品价格,实行零利润销售。卫生清理也有规定:洗衣服,热天每周两次,冷天每周一次;消毒每天一次。食堂按照老人们的意见制定食谱,适合老人胃口和营养需要。
“看到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满意舒适、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开心的事!”陈学明惬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