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多氟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多氟多正不断做优、做强、做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创新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而言,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行业领跑者,人才战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根本。”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说,适应新常态,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们要求企业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力度,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力度,更要加大传统产业、传统工艺技术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如信息化技术等结合的力度,让大多数属于传统产业的中央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等方面跟上高新技术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进步,从而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适应这一新常态,就应该抓住科技创新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走不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永远都是镜花水月。在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应当优先支持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应当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科研攻关;对于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应及时进行转化,避免成果停留在实验室中。
适应新常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实现大的创新,在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从而带动一批产业的大发展。我们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探索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从而加快形成广进贤才之路,广纳天下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我们也深知,创新是全方位的,要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高度重视集成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等,做到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企业对市场有天生的敏感,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地位,并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力军作用,促进产学研更有效结合。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政府部门需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企业孵化平台建设等公共服务,引导创新资源有效聚集,激发创新要素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