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习近平同志早年的一首《念奴娇》词,赞颂的是焦裕禄这个典型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描绘的是人民公仆和普通群众鱼水情深的最高境界。
官和民的关系,在自古以来的典章古籍中,论述者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概括起来,最可贵的就是两个字: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表述虽多,总体意思差不了多少。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好的,当属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能不能这样说呢,没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理念,就没有贞观之治乃至大唐盛世,大概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吧?
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力量中,没有谁能比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放到更高的位置了。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开始,中国共产党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靠的是什么?“靠人民,支援永不忘,她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曾经写出如此深情诗篇的陈毅元帅,后来发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由衷感慨。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之所以好评如潮,就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根系人民的共产党,注定要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远离人民的国民党,不管变换什么花样,都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小小寰球风雷激荡,各种力量分化组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却越来越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从发轫于小岗村的农村土地改革开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牢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风景这边独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创造的最可宝贵的福祉。
转型焦作,也在这样的宏大叙事下焕发着勃勃生机。市委、市政府领导怀川儿女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又进一步把好关、定好向、领好路,推动焦作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是我们的目标;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是我们的要求;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是我们的思路;以产业和城市升级推动转型发展,以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助推转型发展,以开放招商和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发展,以十大建设支撑转型发展,是我们的步骤。如此清晰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必将深刻改变焦作人民的现实生活和长远利益。
想尽各种办法,干好这些事情,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本”,这个“本”,就是为民、惠民、民生,也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思为民,不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当回事,不把367万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就是忘本。我们必须坚持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把“民为官之本、万事民为先”作为执政追求。
要深入群众聚民智。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最了不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共同的事业共同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才有扎实的根基。
要贴近群众听民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必须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各种问题想周全,把各种措施定到位,把各种事情办圆满。只有把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是否称职的标准,才能真正让人民成为受益者。
要服务群众解民忧。把心贴在群众的脉搏上,把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把财力用在重点民生工程上,努力让群众安居乐业、各类群体各得其所。要兑现承诺暖民心,巩固拓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向群众承诺的事情办实办好办出成效,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本在心中,万事从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绷紧这根弦,奏出最强音。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