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法制时空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未成年人致人受伤 监护人依法应担责
为新任农村干部上法制课
图片新闻
不讲信用违约定 法院判决交房产
为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
图片新闻
帮忙时盗窃礼金 构成犯罪被罚金
出租车行业改革:该跟营运证说再见了
如此“悲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集体下跪:是孝道还是“笑道”

作者:□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日前,在上海市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据《新闻晨报》)

  此前,在重庆万州区某中学的高中毕业典礼上,900多名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3年来的教育之恩。虽然跪拜对象不一样,但上海学生的行为方式如出一辙。

  其实,早在辛亥革命时我国就取消了跪拜礼,没想到个别学校仍让孩子以下跪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感恩,这岂不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要问的是,学生集体下跪,是迫于校方的安排,还是发自他们的内心?举办“孝敬文化节”的意义和目的何在?难道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方式能感恩父母和老师了吗?

  诚然,学生感谢老师和父母值得提倡,但以下跪的方式来表达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孩子只有向老师和父母下跪了,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吗?即使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继承的是父母养育孩子的责任感,而不是下跪磕头的仪式。

  一提到孝敬父母,就让儿女下跪磕头,或者为父母洗脚,新闻媒体很喜欢报道这样的事件,其场面看似感人,但大多都是有组织的活动,不乏有媒体炒作的嫌疑。笔者认为,以为父母洗脚等方式孝敬父母值得表扬,但这些行为绝不是生活中的常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在于热闹的新闻事件,而在于潜移默化中家长的言传身教。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加取舍地效仿,绝非明智之举。孝道就是远行时给亲人报一声平安,过节时陪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空闲时给家人一个问候的电话……其实,孝道就是这么简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