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他参加某亲戚家的婚礼,在闹洞房的时候,亲友把新郎的衣服扒光,在其脖子上挂着写有“我是流氓”字样的纸牌,对他进行恶搞。新娘不愿意配合,亲友团却不依不饶,结果新娘发飙,大家最后不欢而散。现在,许多年轻人在闹洞房时追求刺激和新奇,使出不少低俗、出格的招数。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静尘子:闹洞房恶搞的都是素质极差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奉劝新娘一句,如果新郎的朋友都是这样的人,提前和新郎分手吧!
@心是断了线的风筝:粗鲁的闹洞房是一种陋习,在文明进步的今天早就应该摒弃。闹洞房过了头往往会闹出不愉快,这跟闹洞房的初衷不一致,令人扫兴。做文明人,文明闹洞房,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所以闹洞房还是不要任性。
@火鸟神V:想问下这班亲友团,如果你的新婚被人这样捣蛋,你又有何感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多些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感受,就不会搞到不欢而散了。
@芳心云天:婚礼“主事者”应该管理好婚礼现场,要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常言道:“新婚洞房无老少。”在婚礼当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对新人开玩笑,以增加喜庆气氛,新人不可以生气,更不能发火。但亲友团应该文明“闹亲”,别让闹洞房的初衷变味。
@叫我冬云兄:我觉得闹洞房是个大大的陋习。虽说闹洞房古已有之,但是发展到今天已越来越低俗化。我姐夫就不喜欢这个,所以他结婚那天晚上把我姐锁在家里,他自己躲出去,朋友一看以为没人在家就都回去了。到我结婚的时候,我估计也接受不了闹洞房。
@太行山下2011:前几天看了本小说《黄河滩》,反映上世纪中叶黄河中游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记录了不少民俗民风,包括闹洞房,比这个恶劣多了。对民俗传统,好的要继承,糟粕要摒弃,移风易俗是必须的。
@弓仁羽:闹新房是我国固有习俗,可近年来低俗至上、娱乐至死仿佛成了部分地区婚礼文化的底色。其实,婚礼喜庆热闹就好,游戏环节要适度,尊重彼此,实在没必要搞如此噱头。
@落雪怎无痕:闹洞房闹得低俗恶心让人耿耿于怀的是极个别人,他们虽然也不见得喜欢这种方式,但因为以前被朋友折腾过,所以就想着“寻仇”,以至恶性循环,搞得越来越不像话。这时需要长辈们适时喝止,让婚礼重归喜庆祥和的氛围。
@水淼生: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新郎的允许,亲友会闹得如此放肆吗?在责怪亲友团的同时,自己也要好好反思。
【下期话题】
沈阳免费美食宴遭市民围抢
2015年1月17日,沈阳某商场举办免费夜宴,仅10个幸运名额却吸引上百人参与,由于参与的市民众多,商家准备的食物较少,市民上演抢食大战。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