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纪委通报秦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马金山之女马亚琴、秦安县人武部原政委王铁许之女王立两人长期“吃空饷”,总额达28万余元。目前,上述两名“吃空饷”干部子女已被解聘,合计领取的28万余元工资已被追回,相关责任人被诫勉谈话并全县通报批评。
(据1月15日人民网)
有一种“吃空饷”叫“未到岗”,马亚琴和王立两人这么长时间内不到岗工作,却工资照拿不误。然而对于他们“吃空饷”幕后的一系列操刀者却只是诫勉谈话和全县通报批评,是不是处罚有点“隔靴搔痒”之嫌呢。对于公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广大网友根本不买账。因此消息在网上一发布,民怨沸腾之情形实在是难以描述。“吃空饷”问题影响恶劣危害巨大,正如年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那样,“吃空饷”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那么对于这些“吃空饷”者和幕后操作者,即使不上升到刑法的高度,也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治理“吃空饷”实在是一场持久战。近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年年都在发文,要求专项治理“吃空饷”问题,但始终难以根治“吃空饷”这个顽疾。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仅河北、四川、河南和吉林四省就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涉及资金动辄上亿元,触目惊心的数字的确也让群众寒心。10万大军“吃空饷”在暴露出我们人事制度、财政制度存在不小的漏洞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外,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2014年12月19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吃空饷”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拓宽监督渠道,坚决遏制这种现象。而要遏制“吃空饷”现象,首要一点就是惩治“发空饷”者。长期以来,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留职不停薪、虚报工资表、冒领养老金、带薪坐牢等各种形式的“吃空饷”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本原因还是处罚力度不够。
没有“发空饷”者,“吃空饷”者自然就不会出现。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可见源头治理是多么重要。马亚琴和王立长期“吃空饷”达28万余元,对相关责任人仅是诫勉谈话和全县通报批评,未免有些敷衍其事、失之于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