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公交车上、马路上抑或是餐厅,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低着头专心玩着手机、平板电脑,或是打游戏,或是聊QQ、看微信、刷微博。这些人被称为“低头族”。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无论在何地都能随时了解信息,但由此引发的现象就是,“低头族”越来越多了。等公交车、等红灯、等上菜的间隙,“低头族”总是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自顾自地玩起来。
做一个“低头族”好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市民马女士是一个上班族,在她每天的生活中,手机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每天早上起床后,她首先打开微信,看一看留言和朋友圈。在乘公交车的途中,玩手机里的游戏和看新闻是她打发上班路上无聊时间的最好方式。而在临睡前,她也会在微信上和熟悉的朋友聊聊天,分享一天的生活体验。
“我觉得做个‘低头族’还是不错的,每天上班很忙,闲暇之余拿出手机与没时间见面的朋友聊聊生活,能增进彼此的感情。”马女士说。
像马女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因为有了智能手机,他们的生活便多姿多彩。
然而,“低头族”也有自己的苦恼,有不少人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发生意外。李女士曾经也是一个“低头族”,有一次刚出家门,她就打开手机玩起来,快到楼下时,她因为少踩了一级台阶而崴了脚,她还因为玩手机坐过了公交站。不过,自从有了宝宝后,她在家里忙着带孩子,也无暇玩手机了。
“在家里不玩手机,一方面是因为照顾孩子,另一方面怕孩子也玩手机。现在一些几岁的小孩子都会玩手机,这样可不好,他们正处于发育期,不仅对眼睛不好,而且上瘾后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李女士告诉记者。
做一个“低头族”到底好不好,记者摘取了一些网友的看法。
网友【白富草莓】:现在很多人都在吐槽“低头族”。我认为,时代在发展,出现这个情况是必然的。
网友【牧郡】:公共场合不宜玩手机,一是失去了彼此间最基本、最起码的礼貌、尊重;二是从科学角度来讲,大脑长期疲劳不益于健康。
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副主任李军霞告诉记者,孩子在幼年期的时候,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是“低头族”的话,孩子也会去玩手机。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从医学健康方面来说,“低头族”会有如下的健康隐患:一是经常盯着手机过度用眼,外加环境光线不足,造成干眼、白内障、近视、散光、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引发黄斑部水肿,导致眼睛永久伤害,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失明。二是看手机会引起颈椎酸胀,时间长了会引起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导致颈椎疾病,如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