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振国)1月22日,笔者从焦煤公司了解到,面对煤炭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实际,该公司通过创新安全管理、实施创新驱动、狠抓结构调整等措施,迎难而上稳增长,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努力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创新安全管理。为适应安全发展的新常态,该公司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创新,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创新安全检查方式方面,该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体检式”“剖析式”“菜单式”安全检查,提升安全预控水平。在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方面,创新出台安全管理“红线”制度,凡触犯“红线”者,干部一律免职,职工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在追究问责方面,启动安全约谈机制,调动领导干部抓安全的积极性。在隐患排查方面,建立举一反三整改隐患信息库,防隐患反复反弹,确保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施创新驱动。为保持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该公司积极建立长效创新机制,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基层各单位相继建立了内部科技市场专门机构,每月下发科技创新指标,并评估科技创新成果价值,通过内部科技市场平台,明码标价,有偿收购,在内部推广使用。各单位还不断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创新机制、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把科技创新与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评先表彰挂钩,建立只要有创新就有激励的考核分配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初步形成了以高端创新为引领,以生产实用技术创新为主体,以“五小”创新及合理化建议为补充的全员创新格局。
狠抓结构调整。为给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该公司大力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转型发展的活力。在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方面,该公司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逐步建立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以人岗匹配为核心、职工能进能出的市场化劳动用工机制,解决了“一线缺员、局部冗员”的弊端,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该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对洗煤生产的调度,动态调整洗末煤产率,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同时,不断完善标煤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把煤质管理效果与职工工资挂钩,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该公司关停了“瓦斯大、水大、产量低、亏损严重”的新乡公司、白云公司以及何庄煤矿等,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再梳理和再论证,暂缓建设预期效益差的项目,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高质高效迈进,努力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