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新忠)“厂区建设中,仅环保投入我们就花费了6亿多元。你瞧,这个烟囱里排出来的都是水蒸气,没有任何污染。”走在博爱县产业集聚区龙源电厂,该厂综合处处长喻友明指着210米高的大烟囱告诉记者。
2014年10月23日,龙源电厂如期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顺利投产。目前,该电厂电机组项目1号、2号主厂房结构封顶,1号、2号冷却塔150米结构封顶,铁路专用线路基轨道敷设结束,输煤栈桥结构浇筑基本完成,三大主机已招标完毕。
去年年初以来,博爱县产业集聚区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地发展。目前,该县建成集聚区面积已达到8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115家,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为主导,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生物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辅助,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据统计,博爱县产业集聚区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亿元,占目标的101%,同比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占目标的104%,同比增长42%;税收完成2.07亿元,占目标的102%,同比增长21.5%;从业人员人数达人3.03万人,占目标的100%,同比增长11%。
“骄人成绩的取得,狠抓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一个都不能少。”博爱县集聚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围绕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坚持抓招商、促合作,形成领导挂帅、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全员招商的新局面。积极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主导产业精深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该县成立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仅2014年就成功引进15个项目,签约引进资金53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三峡益众公司日产120万立方LNG液化工厂、快宜居公司200万平方米低碳节能型住宅模块化生产和四方益达公司LNG燃气动力汽车改装及配套服务项目。
好项目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为给引进来的项目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博爱县在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上有了新举措。修订并完善了项目服务机制和双向约束机制,建立“异地共建、分税激励”制度,实行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同时,该县落实“四个一”服务机制和集聚区工作例会制度,着力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在落地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行全程代办,提升行政服务效率,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评问责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去年,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在建重点工业项目36个,其中新建10个,续建26个,全年完成投资107亿元。三峡公司日产120万立方米LNG天然气液化工厂、龙源电厂2×66万千瓦热电一号机组、中鑫公司300台(套)矿山机器设备、中远公司30万条橡胶轮胎硫化胶囊等项目或项目一期顺利建成投产。
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博爱县积极推进产城互动发展,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新型城镇化发展计划,多渠道融集资金,完善集聚区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和商贸、金融、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去年,该县共修建道路约10公里,敷设管网约34公里,好友路、世纪大道建成通车,海华路和新区的葵城路南段、博文路、纬三路完工。为产业集聚区企业建设的公租房小区于2014年业已完工,生态产业服务园项目主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