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 磊
郭 玲
在我市两级法院,中站区法院规模最小、干警最少。但是在2014年全省法院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中站区法院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六。这一名次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而是该院立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下大力气在司法关怀、司法服务、司法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司法为民延伸至辖区每一个角落的结果。
司法关怀:从首问责任制开始
“信访工作不只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院的职责。我们施行首问责任制,推行全员信访,在这里,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中站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原大峰说。
在中站区法院,凡是群众咨询反映问题,不管找到哪个干警,干警都会热情接待并帮助解决。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或不能解决的,干警会引导群众到相应庭室处理,不会出现推诿或拒绝的情况。
用心接待、细心记录、耐心解释,该院以“三心”标准接待当事人,许多信访案件得以及时化解。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时分,一位老人手持借条,步履蹒跚地走进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正准备下班的立案二庭庭长穆应水热情接待了他。老人姓李,反映一起借贷案件。穆应水查看了老人的借条证据,并通过2个多小时的解释和劝说,老人的心结才解开,最后满意而去。
此外,该院还加强与上级法院、上级信访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加大对信访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该院要求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都要做到七个到位:对诉求合法的,解决到位;对诉求合理不合法的,释明到位;对诉求不合法,但生活确有困难的,配合有关部门救助到位;对诉求不合法,无实际困难的,说服教育到位;对无理取闹的,法制教育到位;对已经信访终结的,向党委汇报稳控到位;对违法闹访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惩戒到位。
同时,该院坚持开展重点信访案件排查工作,及时掌握涉诉信访工作动态,做到排查及时,预防到位,牢牢把握涉诉信访工作的主动权,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实现案结事了上。
司法服务:从法庭延伸至群众身边
中站区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数量多。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群众对法院司法服务的需求也在转变。
2014年3月,许某与妻子王某因感情不和,经法院调解离婚,13岁的女儿小洁(化名)归王某抚养。许某离婚后便外出打工,每月以转账方式支付600元抚养费,一直没看过女儿小洁。小洁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发呆,或者向妈妈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该院法官在回访当事人时,小洁拉着法官的手说:“你们为什么同意他们离婚,我再也没有爸爸了……”看着孩子落泪,回访法官也很是心疼。经王某同意后,回访法官请来心理医生,对小洁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法官设法联系到许某,希望其抽出时间回来看看孩子,把离婚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最终,在法官的帮助下,小洁重新得到了父爱,性格也开朗起来。
“法律可以维护公平正义,但是有时无法约束亲情道德。我们也希望在结案时可以化解当事人心中的矛盾。”该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庭庭长刘银凤如此总结办案心得。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判,审判的本质是司法为民。在日常工作中,该院干警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用心听民声,真心解民忧,从群众的不满和责备中反思工作得失,从群众的批评中改正工作缺点。
近年来,该院陆续设立了巡回法庭、假日法庭,实行远程立案、上门立案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利用巡回审判将庭审现场设在群众家门口,当场化解矛盾,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又进行了普法宣传。2014年12月17日,该院利用巡回审判方式,在被告人魏某所居住的小区,开庭审理魏某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案,该院副院长史文辉亲自审理,当庭为原告李某等8人追回工资款42850元,向社会传递了司法正能量。
司法创新:使用“秘籍”破解执行难
在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该院最突出的亮点还是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肯定。近年来,该院执行工作在全市法院系统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2011年获得“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称号,2014年被最高法院评为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先进集体和执行工作先进法院。破解执行难,该院自有一套“秘籍”。
“执行工作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每一次与‘老赖’过招,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战斗……”针对近年来“老赖”们花样百出的规避手段,该院执行局局长付健这样说。
执行工作做得好,关键是有一支强大的执行队伍。多年来,该院执行局在工作中坚持军事化管理,要求执行干警24小时不得关闭手机,遇到紧急情况,随时集合开展工作。同时,要求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要将个人办公电话及手机号码告知申请人,方便申请人随时询问案件进展情况及提供案件线索。该院在执行工作中还推行“一个中心”“两个无论”工作机制,即以申请人权益为中心,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在本市的下落及财产线索,无论是否属工作时间、无论是否在中站区辖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执行工作。
河南某科技公司向中站区某家具制造厂购买价值13万元的办公家具,货到之后,该科技公司拒不付款,家具制造厂向中站区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但是该科技公司却不履行判决。在走访调查之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科技公司已经提前将银行存款转移,作好了规避执行的准备。执行法官暗地里密切注意该科技公司的账户,等待时机。50多天后,法官发现该科技公司在工行账户中存了一笔30万元的钱,于是马上冻结了该公司的银行账户。几天后,该科技公司法人代表来到执行局,主动提出协商解决此事。鉴于科技公司以前拒不履行裁定的情况,执行局经过合议后,对其处以罚款6万元的决定。该公司法人代表对此后悔不已。
这只是该院倾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院已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一站式”诉讼服务,构建起了诉讼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并积极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阳光司法正全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