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孟州新城,发展高地;实力西虢,激越前行。
这是一片发展热土,这是一个和谐家园。一个个大项目在这里落地,奏响了发展的壮歌;一项项惠民之举,描绘了一幅唯美和谐的民生画卷。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天都演绎着激情与精彩。
近年来,西虢镇乘孟州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东风,紧扣全面小康、百强进位、镇强民富“三大梦想”,唱响“新创业、新西虢、新活力,奋力打造发展升级版”主旋律,强力实施产业提质、项目提速、经济提效、民生提标“四个突破”,推动镇域经济乘势奋进,连续6年跨入全省百强乡镇之列,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0多项,成了雄起怀川、光耀中原的一颗璀璨之星。
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间。
5年,对于地处黄河岸边、孟州产业集聚区核心的西虢镇来说,是不平凡的5年,是镇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项目建设最多、民生改善最好的5年,是强力打造发展升级版的5年。
有数字为证:
连续5年跨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之列。
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5.3亿元,比上年增速1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8.4亿元,增速14.5%,工业总产值是6年前的4倍多;
去年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2亿元,为孟州市11个乡镇办事处之最。
去年地方财政收入8424.2万元,是年度任务的123%,是6年前的4倍多。
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以两位数增长。
数字是枯燥的,却是实力西虢、活力西虢、富裕西虢的有力佐证。
西虢蝶变,动因缘何?该镇党委书记卫国宾有感而发:“是镇党政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抓住孟州产业集聚区发展机遇,围绕‘新创业、新西虢、新活力,奋力打造发展升级版’总思路,开拓奋进,务实重干换来的喜人成果。”
乘势而上,打造发展升级版
孟州产业集聚区就坐落在西虢镇境内,集聚区建设“换挡提速“,为该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5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孟州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开启了打造西虢镇发展升级版的新征程。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发展的基石。为了打造硬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西虢,该镇举全镇之力,在集聚区修建了“九纵四横”路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在软环境建设上,实施了“前期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四项举措。环境的改善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大批工业项目扎堆落户到西虢这片热土上。
集聚区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用地保障。为保证建设用地之需,该镇在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打响了一个个攻坚战。
2013年春节前夕,占地300亩的中原内配三期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离来年开工只有2个多月时间。该工程中心地带有一处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公墓,有坟茔上千座,涉及西虢村家家户户。该镇领导带领镇村干部深入西虢村,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耐心细致做有异议群众的思想工作。春节过后,该镇组成14个工作组进驻该村,组织带领群众迁坟,全力以赴搞服务,从起坟到迁入新修建的墓地,不让群众花一分钱。经过不懈努力,西虢镇仅用50天就完成了中内配三期西虢村1238座公坟的搬迁。
像这样为落地项目协调占地的事儿不胜枚举。仅去年,该镇就为大北农饲料、平康牧业、真空玻璃等工业项目以及雨污管网、韩山文化产业园、韩园东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协调用地3000多亩,拆迁建筑8000多平方米,保证了这些项目按时开工建设。5年来,该镇先后为158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解决了征地问题,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
如今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0.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多达3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跻身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之列。该镇干部群众说:“每一块土地征迁,每一个项目落地,每一个企业建成投产,都离不开西虢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辛付出。”
项目引领,做大经济蛋糕
项目建设是做大经济蛋糕的根本。5年来,该镇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大批项目落地建成投产,带动工业总产值以两位数的速度大幅增长。
2009年,该镇相继有隆丰公司服装革、中内配产业园、昌佳化工、110千伏变电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入驻。
2010年,华兴公司阿斯巴甜、奥森二期创业园、污水处理厂和隆丰公司年产1500万双高档雪地靴等项目相继动工建设。
2011年,西冷电器、德众物流、中空纤维、博泰金刚石、新日电动车等8个亿元工业项目、22个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落户西虢。
……
2014年,是该镇招商引资额最大、项目落地最多的一年。该镇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产业集聚区的洼地优势,调动全镇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为产业集聚区后续发展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63个,其中新建项目32个、续建项目31个。新引进亿元项目有投资30亿元的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投资5亿元硕风达专用车项目、投资5亿元的年产6万吨甲醇制剂汽柴油添加剂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年产125万套汽车尾气净化器扩建项目、奥森二期增资建设项目、西冷电器扩建项目、豫农生物科技产业园扩建项目、东平饲料加工扩建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目前,已有18个项目投入生产,11个项目正在试生产,20个项目的车间已建成,其余14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持续不断的项目建设,使该镇经济规模越做越大,去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55.3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了8000万元大关。
务实重干,凝心聚力谋发展
“能有今天喜人的变化,得益于镇党政一班人务实重干,得益于广大群众的付出和奉献。”西虢镇干部群众说。
西虢镇的干部最忙碌。作为工业重镇和高新区所在乡镇,从书记、镇长到所有班子成员,除了要和其他乡镇一样干好各项工作外,人人肩头还都扛着项目用地协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任。为了集聚区建设和全镇发展的大局,“五+二”“白+黑”,忘我拼搏,无私奉献,很多节假日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繁重的任务。
西虢镇广大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在每一个项目协调用地中、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在每一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中,都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拼命工作。在2013年中原内配三期西虢村公坟搬迁战役中,镇村干部带领群众日夜奋战2个月,精彩完成了中内配三期西虢村1238座公坟的搬迁任务。在2012年9月污水管网改造中,镇干部每天都深入沿途村群众家中和项目工地,做群众工作,协调占地,督导施工,连续大干15天,高质量完成了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在德众保税中心平坟期间,镇干部与沿途村干部挨家挨户找群众谈心,一腔真情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支持,顺利完成平坟任务,确保了工程按时开工建设。
在西虢镇,在所有干部职工身上,都有一串说不完的感人故事。
西虢镇的群众是最通情达理的,他们为集聚区建设和镇域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为保税中心二期、中内配三期等上百个项目落地,拆房、迁坟,腾出建设用地,支持经济发展。
民生优先,建设和谐家园
群众利益大如天。西虢镇始终秉持民生优先的理念,把更多的发展红利让给群众。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该镇在协调企业占地时,都在土地流转、征迁补偿等方面,全力维护群众利益,还把企业用工当成首要大事来协调,为全镇青壮年劳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了条件。如今,该镇有八成以上的青壮年都在驻地企业上班,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每人一年可收入2万多元。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该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架电、打井、修渠,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中药材、优质水果、特种养殖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龙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该镇给各村配备垃圾运输车200多辆、垃圾桶1800个,建造垃圾池150个,新建垃圾填埋场3处。镇里还建立了垃圾中转站,“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不断完善。全镇每村建立一支村级保洁队伍,建立起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为了建设和谐家园,该镇连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实现了道路、自来水、电力、通信户户通工程,建设“四横九纵”村镇道路,美化、绿化、亮化街道。如今,全镇群众吃上安全水,有线电视覆盖面达到90%,互联网覆盖面达到80%。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连年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农合、新农保实现全覆盖。村村建成文化中心,村村安装视频监控,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高。
“新常态下新作为。”西虢镇镇长郑红莲充满信心地说,新的一年,西虢镇将紧紧围绕 “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项提升、三个创建”(以服务高新区建设为中心,突出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建设,抓好便民服务提升、农业产业整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抓好法治西虢、文化西虢和诚信西虢建设),用如椽巨笔续写辉煌,开启崭新篇章。
(下半版图片均由孟州市西虢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