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向人民报告·新农村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模式
怀川,美丽乡村建设风头正劲
农民合作社:三农舞台唱大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助力三农转型提升发展
农民合作社:三农舞台唱大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武陟县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 史槿骅 摄
 
   

  10年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星火在怀川大地点燃。

  10年后,活力十足的农民合作社在怀川大地呈燎原之势。

  10年来,我市农民合作社不断做强做大,已由当年的1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3826家,全市所有乡镇、95%以上的行政村都成立有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达到8.6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1.3万户,农户覆盖率达到49%。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市,成为全省创新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的先行者。

  10年间,我市按照“抓数量,促规范,上规模,搞联合,创品牌”的总思路,强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和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类型逐步形成。近年来,我市由村两委会成员领办、当地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带头组建、县乡两级农业技术等部门领办以及其他类型的合作社逐渐增多。全市农民合作社经营类型也由传统的“合作社+农户”模式,逐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合作经营的层次和模式越来越多元化。

  ★内部运行机制日趋完善。目前全市所有经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均有规范的章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明晰的产权结构。大多数合作社建有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了分配方式,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形成了“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内部管理日益加强。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温县丰核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600亩进行林木种植,沁阳市康辉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820亩进行粮食种植;孟州市金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250亩进行水果种植。全市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占到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主力军,带动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45个,形成了一批四大怀药、果蔬、食用菌、肉鸡、生猪特色种养带。

  ★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雏形。我市农民合作社已由最初的种植、养殖、畜牧禽蛋生产等向农资经营、农机服务、土地合作、农家旅游等领域拓展,从单纯向成员提供品种、技术、信息服务,逐步延伸到全程参与生产、加工、技术、信息、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农技植保服务、沼气服务以及加工、购销、秸秆、竹制品等二三产业类合作社不断涌现。

  ★品牌化理念日渐深入。全市农民合作社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名优品牌创建,产品质量上档升级,“菡香”大米、“五里源丑鸭”松花蛋等一系列优秀品牌产品极大提升了农民合作社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共注册商标167个,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4个。

  ★市场营销手段逐步多样。我市农民合作社产品已经从以前的传统销售模式向现代营销转变,从修武县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果蔬彩铃”,到温县耕晨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微信推广”;从孟州市绿之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超市对接,到武陟县七倍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淘宝店铺,我市的特色农产品正以多种多样的形式飞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新的一年,我市农民合作社已经迈进稳步增长和规范化建设新阶段,做强、做大、做好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方向。新常态下,我市农民合作社将在保障粮食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中大显身手。(本版稿件均为本报记者杨仕智采写)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