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陈璐仰)示范区苏家作乡按照“一城三园”布局(一个小城镇、都市农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商贸物流产业园),以国家农业公园和国际慢城建设为抓手,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强力发展乡域经济,力促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面对去年经济下行的大环境,该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突破。成功引进北京索克赛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龙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与正旭公司联合投资18亿元新上3D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引进高科技大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104省道改扩建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服务有序推进,正旭、凯瑞上市工作全面启动。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该乡率先启动社区道路建设,总长1公里的社区主干道经一路已完成地下管道铺设,地面施工正在进行,已完成投资500万元。焦张路大修和纬一路修建完成招标,准备开工。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综合商场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和招商,预计近期开业。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该乡通过垃圾中转站、竞争承包、村民自治、公路养护员等模式建立健全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环境卫生管理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美丽乡村创建扎实有效,在全市乡镇卫生检查中排名第11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正在形成大户格局。今年该乡新增流转土地1561.5亩。成功引进焦作市怀川种业有限公司在南石涧村流转土地500余亩,用于良种繁育新品种示范种植;引进北京客商在寨卜昌流转土地400余亩,种植精品绿化苗木。
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该乡阳光听证办低保深入人心,无上访乡村创建和乡村网格化管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积极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推选“身边的榜样”——南石涧村程有才、邱艳霞等典型事迹,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有效传递来自群众身边的正能量。乡政府机关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怀村获批国家文明村。苏家作龙凤灯舞在省第十二届全民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式成功献演,受到市政府和区管委会的表彰。积极为寨卜昌争取到文保规划资金140万元,寨卜昌村获批省级传统村落。通过一事一议、村村通、学校、卫生院等项目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修建乡村道路、完善农田条件,改善了民生,受到群众好评。
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夯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该乡制定了为民服务清单,转变了“四风”,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工作模式,选派14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包村干部任党支部副书记,在刘路村、南石涧村、封庄村三个党支部中开展党建示范村创建活动,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在村级事务中全面推行阳光听证制度,完善了“四议两公开”决策办法。全面实行村级资产处置招投标办法,公开招标、电话招标效果较好,获得了群众的支持,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党务、村务、财务问题,实行“三务”公开一票否决制度。通过自荐选举方式对村级组织进行了换届,选出了民心,选出了好干部,选出了发展的保障。该乡党委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面对今年的发展,该乡预期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2万元,同比增长10%;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2%;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12%;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3.6%;利税增长2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
拓展招商引资新途径。围绕电子商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综合体、新型工业等方面,走出去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力争在10亿元以上项目招商上再有突破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今年重点谋划16个项目,计划当年完成总投资33637万元,其中,工业项目4个,农业项目5个,三产及民生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同时,服务好南水北调、104省道改扩建工程和正旭、凯瑞上市等工作。
探索农业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明确目标。以苏家作村(做城镇)、寨卜昌村(做农村)为突破口,将苏家作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耕文明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农业公园,以实现农业公园化、农业三产化、农业旅游化,形成“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探索示范区农业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新路径。全面规划。按照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作好规划,主要包括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新农村建设模式等。
创新乡村治理新机制。加强乡村自治协会建设,主要包括乡村调解委员会、科技、妇女、计生、文化(书画舞蹈)、红白喜事理事会等,聘请乡首席调解员,用协会力量促稳定促发展。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苏家作、司家寨、封庄为试点,区分民生与经济属性,进行集体资产公司制改革,摒弃三资管理弊端,探索农村三资管理新模式。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探索农村文化作用发挥新模式。发挥寨卜昌国宝、空15军诞生地的古建文化、红色文化和龙凤灯舞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怀庆皮黄市级非遗作用,用文化凝聚人心、传承文明,提升农民道德水平。全民培训。不间断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素质。实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继续开展无上访乡村、精神文明十佳、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巩固网格化管理成果,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
完善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新机制。加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结合村级换届和群众路线教育巩固拓展等要求,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两个“每月一课”,对机关干部、农村三委干部、小组长进行封闭培训,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政治素养和执行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创新农村班子运行机制。以四议两公开为基础,完善农村工作规范和乡村干部职责行为规范,制作流程图,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公开的村级事务阳光运行新机制。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设15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平台,涉及为民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完善为民服务清单制度,试行网上办理办法;同时在村实行网格代理制,解决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创新党风廉政建设督查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网格管理员作用,拓展监督范围;建立教育警示、发现查处并重机制,通过坚决查处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取信于民,树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