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高爱玲)宁郭镇2014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镇、科技兴业、创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12月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0.1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12月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828万元,同比增长40%。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再发力。该镇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成功引进了投资2亿元的河南嘉融食品有限公司大型冷链物流园项目。目前各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特别是市定重点项目104道路扩宽项目大驾段正在清点,及时向群众兑付;利用50天时间,完成了紫荆大道的兑付及推青工作;完成引黄入焦绿化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再掀高潮。先后投入资金80多万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镇出动人员600人次,出动大型机械43台次,清理各类垃圾3万方,疏通排水沟4800米,硬化路面6000平方米,粉刷墙体13.6万平方米,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安全生产监管再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开展各类全面排查和重点排查24次,累计检查企业单位130家(次),整治各类安全隐患220处,关停小加油站9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农业基础设施再完善。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01万亩,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社35家;完成南睢村、杨梧木贾、岳梧木贾等3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对杨梧木贾等5个村总计12.5公里长的村内道路进行了修缮。
社会保障投入再增强。全镇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42万元;新农合参保率达96.2%;投资30多万元创建省级预防接种门诊并通过验收;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加固了学校C级危房,辖区各中小学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举办GYB创业培训班4期,创业培训达60人,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达30多万元;全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再聚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整改落实“四风”问题14项;对软弱涣散的姜毛庄、杨梧木贾2个村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整治;新建邱庄、姜毛庄2个村的基层阵地活动场所;严格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程序,选出了一批致富能力强、党性修养高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全镇共推选出17名优秀党支部书记。
面对今年的发展形势,该镇将紧紧围绕“一城一区一改造”工作目标,凝心聚力,加压奋进,力争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再创辉煌。
强基础造环境。借助城镇基础设施和区定的六项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坚持卫生长效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示范户”创建工作,努力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积极做好S104道路扩建工程的征地拆迁及兑付工作。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强力推动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做好新一届村级两委干部的培训工作,同时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
抓中心促发展。始终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收等作为全镇发展的中心工作。2015年,该镇将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创业平台,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新领域,积极培育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计划投资2亿元的嘉融食品大型冷库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的食品机械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的通盛物流园项目及计划投资1.2亿元的10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项目,目前,嘉融食品大型冷库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职工餐厅、院内绿化、办公楼主体都已建成,建成冷库1万平方米。针对这些重点项目,我们将明确专人负责,重点推进,尽快达产达效。
抓亮点树品牌。紧紧围绕示范区“一城一区一改造”的工作思路,依托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宁郭镇域经济增长的“四个区”。依托黄庄、石庄等村的45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片区”;依托怀川、通盛等物流业发展,打造104道路两侧的“现代物流园区”;激发马村、北官庄、桥湾等村发展活力,打造迎宾路两侧的“商贸经济区”;按照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提升集聚效应,全力打造紫荆大道两侧的“工业项目区”。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周报告,月督查,季总结,年考核。
查税源促发展。组织财政所、税务部门,深入企业、商户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增强企业纳税意识,同时开展为企业上门服务活动,积极为纳税人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源普查力度,对镇域范围内全年度应缴未缴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建立台账,加强对漏登、漏管户的清理及零散税收管理,堵塞漏洞,严防“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大上项目,多上项目,积极服务好新建、在建以及续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税源。
保平安促和谐。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层层责任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确保全镇重特大事故“零发生”。深入开展“一村一警”综治联动机制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开展反邪教宣传排查活动,杜绝邪教在我镇滋生蔓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规范依法逐级上访程序,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谋福祉惠民生。切实抓好特困群众、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加强村级卫生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再创新高。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大政府扶持和支持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养致富能力强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