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星、运动之星、文明之星……日前,湖南省长沙市某小学的休学典礼上,每个学生都收到了“私人订制”版的奖状,还有卷笔刀、贴纸等小礼物。该校校长说,发奖状不是给个人贴上标签,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惟妙惟肖X9:这所小学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那些我们成年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奖励,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莫大的欣喜,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重要鼓励。这所小学带给我们的除了新的教育方式外,更重要的是那种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的心意。
@z531312762:奖状“私人定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世上本无差生,只是缺少发现的眼光。现在老师通过“私人定制”奖状的形式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值得点赞。
@秋泉12:表扬与赞美是一种力量,如此甚好。因为孩子们有不同的优点,此举能鼓励他们向优势方向发展,更能激发其内在潜能和学习热情。
@小人物的大传奇:“私人订制”版的奖状更能显示出对学生个人特长的肯定,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有自信,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绿凤孤鸣:奖状应该奖励有突出表现的孩子,应该具有稀缺性。而这所学校将奖状的意义降格为人人都有,你好我好大家好,还美其名曰“健全人格”。好吧,如此这般,学生的人格是健全了,可同时在学习等方面会不会让学生失去勇于争先的那股劲儿?
@勇敢1234:奖状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有些纳闷。现在的孩子得到太多溺爱与褒奖,学校本是孩子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将孩子们捧在手心里,使他们不知道挫折失败。表彰本没有错,但标准如何界定?表彰的人员如何定?学校需要仔细掂量。
@西溪斜阳:阅读之星、运动之星、文明之星等,不过是学校集体“追星”的结果。湖南这一小学的做法恰恰是给学生“贴标签”,很容易让学生在老师内心形成“刻板印象”,与全面发展的初衷相悖。与其把精力用在泛滥的评比和奖励上,不如把精力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兴趣上,这样才能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塞外东风:宁落一屯,不落一人。太和谐的奖励有点老好人味道,没有参照物起不到鼓励先进、鞭挞落后的作用。如此人人有份的“私人订制”,不过是哄人玩的互动节目而已。
【下期话题】
你喝不喝金箔酒
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就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未说明为何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以及添加金箔的好处。目前市场上白酒添加金箔后身价高。对此,专家称人体必要元素不包括金。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