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中轴集团公司赵明伟创新工作室 获国家级殊荣
开展“双推两赛”活动
修武县开展“情系农民工” 法律援助活动
对客运司乘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爱心人士为白洁家送去年货
要开发好当阳峪古窑址
接地气的文艺下乡 才受农民欢迎
燃放烟花爆竹 切记安全第一
武陟县龙源街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开发好当阳峪古窑址
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西安秦始皇陵扬名世界,成为国家AAAAA景区。希望焦作的当阳峪古窑址,通过开发也成为一个AAAAA景区。”近日,记者采访市人大代表、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柴战柱时,他提出这样的建议。

  柴战柱介绍,当阳峪历史上隶属修武。绞胎瓷烧制始于唐代,兴于北宋。当阳峪就是当时绞胎瓷的烧制中心,也是唐宋时期著名瓷都之一。史料记载,宋金时期,沿豫北太行山南麓东西数百公里的山谷中,有一个庞大的陶瓷窑炉群落,而以当阳峪为中心的焦作地区在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近1000座大小窑场,仅当阳峪村旁一条长约10公里的河谷内,就分布着许多座窑炉。

  宋元以后,绞胎瓷在中国日渐走向式微。1933年,英国人司瓦洛和瑞典人卡尔贝克先后到焦作福公司任职,多次雇人到当阳峪盗挖,得到大量瓷器及标本,有的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1996年10月,焦作文物部门在东焦作村窑(又叫矿山窑)遗址清理中,出土大量的绞胎瓷碎片,其中可复原的器物近200件,种类繁多,釉色多样。2003—2004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的残器绞胎及碎片

  目前,我市正加快开发绞胎瓷产业。2014年年底,修武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绞胎瓷之都”称号,但当阳峪绞胎瓷与久负盛名的河南禹州钧瓷、汝州汝瓷、洛阳唐三彩以及江西景德镇瓷器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产业规模等,都望尘莫及。

  景德镇瓷器产业一年产值上千亿元,带动数十万人就业。禹州的瓷业产值,一年也有上百亿元。

  我市当阳峪绞胎瓷产业才初具规模,规模较大的绞胎瓷生产企业仅有3家,分散于周边的绞胎瓷作坊有30多家。

  尽管当阳峪绞胎瓷前景很好,但面临较多问题。2011年年底启动的绞胎瓷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曾在省里获得文化产业创业园优秀奖。但是,由于资金、土地等种种原因,项目建设到目前仍无实质性进展。

  当阳峪瓷窑遗址综合开发项目长约2000米、宽约1000米,拟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将遗址保护范围划定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建设遗址公园。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绞胎瓷产业已经列入我市的发展战略。相信不久的将来,当阳峪古窑址会开发出一个新的AAAAA景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