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风清气正选好带头人
抢抓机遇发展电商
示范区首月收入实现“开门红”
怀村入围全国文明村镇
图片新闻
七单位卫生创建工作受表彰
两园区获批市创业孵化基地
“三把戒尺”规范村干部行为
示范区强化春季麦田管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强化春季麦田管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通讯员童传军)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及农业专家的建议,示范区要求各乡镇(街道)采取五项具体措施,加强春季麦田管理。

  加强中耕和镇压,保苗稳健生长。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多并且目前群体过大过旺的麦田,要及时进行深中耕断根或镇压;对于群体较小的三类麦田,要进行浅中耕,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对于秸秆还田和整地粗放、土壤翘空的麦田,特别是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适时进行镇压划锄,以踏实土壤,弥实裂缝,保墒提温,促根壮蘖,增强抗旱防冻能力,促进麦苗早发稳长。

  因地因苗制宜,分类肥水管理。对于目前表墒不足的麦田,要在气温适宜时尽早浇水,促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保穗数、促大穗;对于一类麦田,要前控后促,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对于二类麦田,在起身期或拔节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对于三类苗麦田,要以促为主,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再追施尿素5~7公斤,以促苗早发快长,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对晚播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对于旺长麦田,要以控为主,早春不再浇水,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中后期两极分化结束时进行,防止旺苗脱肥转弱;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在春季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划锄,并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趁墒追肥,保冬前分蘖成穗,争取穗数保产量。

  加强监测预报,重点做到“三预防”。一是预防冻害。目前气温回升快、起伏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各乡镇(街道)要在寒流到来前,对旺长麦田和土壤悬松麦田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预防冻害发生。二是预防春旱。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做好预案,对目前表墒不足以及整地质量差、土壤悬松的麦田及时浇水保苗,抗旱防冻,促进麦苗正常生长。三是预防倒伏。对播量偏大、群体大且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春季要以控为主,在返青至起身期采用镇压、深锄、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措施,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健壮个体,预防后期发生倒伏。

  选准对路农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要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吸浆虫和蚜虫等,选准对路药剂,早防早治,统防统治。防治病虫草害要严格按照所用农药的适宜浓度、使用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做好“一喷三防”准备工作。要以预防干热风,防治赤霉病、条锈病、吸浆虫、叶枯病、穗蚜等病虫害为重点,备好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早做好“一喷三防”准备工作。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