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雁冰)春节临近,市人口计生委积极组织全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人口计生宣传服务活动,为群众营造和谐、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
开展人口文化乐民活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坚持“群众到哪里,宣传服务就主动送到哪里”,结合传统年俗,借助群众赶庙会等时机,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送宣传、送服务、送温暖“三下乡”宣传服务活动。利用文化广场、宣传一条街等阵地,采取文艺会演、才艺展示、联谊会等形式,组织广大计生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发挥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娱乐功能,将国策宣传融入到民间游艺、戏剧曲艺展演、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文娱活动中,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社区的学习文化娱乐设施,举办讲座、论坛和运动会、义诊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开展计生政策惠民活动。一是做好慰问和帮扶工作。组织人口计生干部深入乡村社区,将春联、年画、年历等宣传品送到返乡流动人口、新婚夫妇、孕产妇等群众家中。筹措资金为困难计生家庭送去过年生活物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在大力宣传《条例》规定的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的同时,认真做好2015年度奖励优惠对象和生育关怀对象的动员、申报、登记工作。三是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各县市区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宣传免费检查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应注意事项以及参检需要提供哪些证件和手续等,提高群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充分调动待孕夫妻参加检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对象参检率。
开展关爱流动人口活动。一是扎实做好流动人口的摸底清查工作。结合全员流动人口个案数据核查工作,采取入户调查和与相关部门信息比对等方式,加大排查力度,澄清流动人口底数,核实入库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服务管理信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生档案。二是做好流动人口证件的办理工作。各县市区以方便群众为原则,简化程序,采取集中、代理或者上门办理等形式,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一胎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其他各种证件。三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对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流动人口要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并做好术后访视慰问工作。四是做好流动人口家庭的慰问帮扶工作。各县市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联欢会、家访等形式,主动与返乡流动人口交流、沟通,了解其在外务工、生活情况和计划生育需求,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应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留守家庭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排忧解难。五是做好流动人口的维权工作。通过网络、电话和投诉信箱等渠道,收集流动人口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处理。发挥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及时查办各种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案件,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开展亲情服务帮民活动。一是县、乡两级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开展“一站式”服务,推广乡级便民服务大厅延伸到村的做法,积极落实村管员免费代理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展了网上便民服务活动。二是开展冬小麦保苗保墒服务。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计生协组织农技人员、义务志愿者、协会会员帮助计生家庭和特殊家庭搞好冬季农田管理,开展适时的抗旱、防冻、保墒工作。三是为计生户外出务工开设绿色通道。积极向计生家庭提供用工信息、岗位技能培训、证件办理和药具发放等服务,帮助他们中的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出行难问题。为留守儿童、老人提供亲情服务,组织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开展生育关怀活动。充分发挥各乡镇办事处计生公益金作用,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和慰问。组织志愿者开展关怀计生困难家庭、计生空巢家庭、失独家庭、留守家庭等牵手服务活动。组织基层会员对当地计生协会工作特别是生育关怀活动进行座谈评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协会、先进会员小组和优秀会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