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了示范区电商培训,参与了示范区的‘触网工程’,俺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了产品销售的方向,原来是俺种什么市场卖什么,现在是市场需要什么俺种什么,‘触网’让俺赚钱更容易。俺成立的这个网购中心面积有100平方米,其中产品展示区20平方米,柜台上展示俺的所有产品样品,通过网购中心实现了小展柜连接大商场购物的功能,产品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多。”近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鸿德农业合作社网络购物中心,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华林这样对记者说。
据悉,示范区自去年以来利用新浪河南、阿里巴巴、一亩田、慧聪等国内知名电商在该区的资源,大力开展“企业上网、全民‘触网’”活动,打造“十企、四园、二村”工程,将示范区电商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芦堡市场等特色园区以及特色农业合作社和科瑞森、中轴、中煤管业、卓立、盛景科技等企业进行“触网”营销,并对示范区城乡所有具备且愿意从事电商的单位或个人开展网络电商化推广。
鸿德农业合作社就是从中受益的企业之一。该合作社是集中草药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发展缓慢,产品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狭窄。自建立苏家作鸿德网购中心后,依托苏家作鸿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周边种植户建立的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体验中心,通过虚拟和实体的有机结合,提供超越传统实体店及传统电商的购物体验和服务,为合作社和所有农户提供远程商品展示、咨询导购等服务。
王华林说,普通的网上购物,网页上显示的商品信息是平面的、有限的,而且都只有商家想要展示的内容。通过与示范区电商的视屏系统连接,这里的网购中心可以充分展示商品的外观、色泽等,可以自由地进行客服问答,让客户得到更专业的建议。
一亩田电商的引进也让我市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芦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焕发了青春。在该市场,这里的工作人员把电脑画面切换到了芦堡农批市场电商中心。只见,交易信息不断更新。据介绍,该市场占地5.2万平方米,摊位650个。原来整个市场农产品信息供应滞后,货源不足,质量参次不齐,缺乏现代市场应具有的规范和效益。借助示范区推行的“触网工程”,建立了这个市场电商中心。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在网上开展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发布推广;二是借助一亩田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扩大了货源信息;三是做好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由此,这个一级批发市场和原产地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生产的蔬菜、水果等货品流通范围扩大到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新疆等地,经销品种增加百余种,市场日均成交量900余吨,月交易额由原来的3800万元增加至9000万元。
记者打开示范区在新浪河南网站上的推广平台,画面显示的是示范区在新浪河南设立的城市站主页面,涵盖了示范区电商产业发展、园区推介、企业产品展示等信息。屏幕切换到企业风采展示窗口,打开绞胎瓷窗口。画面现在显示的是金谷轩绞胎瓷公司的推广页面。金谷轩绞胎瓷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网上推广,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据悉,目前,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产业带即将投入运行,这些知名电商的加入,不仅使示范区甚至全市各企业商家的销售形式改变和利润提升,更开启了商户与市场零距离对话的机会,网络平台传递出精准、快速、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使企业更有目标、更有效率地进行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