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成慧灵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是朋友,挽起你的手,风雨同舟并肩向前走,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爱心把旗帜铸就……”正如《青年志愿者之歌》里唱的那样,武陟县电业局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把爱心点点汇聚,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日前,武陟县电业局“电力阳光”青年志愿服务队收获了金灿灿的奖牌——焦作市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市长奖。
温暖老人心
86岁高龄的谢旗营镇前牛村老人杨文明,一生中经历了多次不幸。大儿子参军后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二儿子中年病故,再加上老伴过早离开,让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亲人们相继离去,让杨文明失去了经济来源,她守着自己的三间砖坯房和院里的一分菜地,在侄子侄媳的帮助下艰难度日。
2014年12月22日,是农历节气中的冬至。一大早,室外寒气袭人,但在杨文明家中却是一片其乐融融、温暖如春的场景,原来杨文明老人迎来了该局的青年志愿者们,志愿者们帮老人做饺子过冬至。
在老人家有限的空间里,大家各有分工,有的烧水,有的制作饺子馅,有的帮忙打扫卫生,队员和大娘唠嗑的工夫,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就做好上桌了。
老人一直感谢着大家,非要大家一起吃,这时服务队员郝丹丹连声安慰老人:“大娘,您就安心吃吧,我们看到您把热腾腾的饺子吃到嘴里,才能放心离去啊!”
这时,老人的眼睛湿润了:“我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现在我孤老婆子也不孤单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老人吃着饺子,心里暖暖的,大家都笑了。
据统计,服务队像这样长期结对帮扶的对象还有很多,一年来,共走访和服务孤寡老人20余户,累计献爱心价值5000余元。
关爱孩子成长
去年12月2日,在武陟县聋哑学校五(1)班教室,聋哑学生古佳利小朋友正在用手语为大家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原来,这是该局服务队员在该班开展用电知识宣传,古佳利小朋友学得最快、记得最好,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小小宣传员。服务队员们在老师的配合下,用简单的手语同孩子们交流,询问他们生活和学习状况,为他们戴上赠送的棉手套,交代他们天气转凉后要注重保暖,照顾好自己别让家长和老师操心。为大家准备的漫画书、铅笔、水彩笔、润肤霜等礼物,让天真纯朴的孩子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们纷纷伸出大拇指,向电力叔叔阿姨表示感谢。
据了解,该服务队先后深入全县5所学校、20多个班级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捐赠书包3000余个、用电安全知识漫画书5000余册,结对帮扶木城镇城关村留守儿童5名。
服务群众需求
去年9月24日0时,位于县城红旗路与东大街交叉口的该局10千伏西街线“零点工程”施工现场,该局的志愿服务人员正在协助施工队加赶工程进度。
西街线是35千伏木城变和110千伏原村变联络线,用电高峰时段可通过互联互供的方式缓解木城变供电压力,提升城区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保障国庆节和冬季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据工作人员介绍,白天东大街路两边都是摆摊的小贩,街上人多安全没保障,只能晚上干。这次的任务是将120平方毫米的导线更换成240平方毫米,彻底解决线路“卡脖子”问题。一场秋雨一阵凉,经过几场秋雨之后,漆黑的秋夜格外冷,志愿加入施工的青年志愿队员没有停下来,喝了几口水,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制作耐张线夹、安装悬式瓶、用麻绳将导线拉到铁塔上固定……
早上6时,天空逐渐放亮,几名志愿人员用凉水洗把脸,就又投入到工作中,8时45分线路重新恢复送电,结束了近9个小时的忙碌。据了解,在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像这样的“零点工程”,该局配电班和线路队的学雷锋志愿者们每月都要进行几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该局“电力阳光”青年志愿服务队数年如一日地辛勤付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荣获了焦作市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市长奖,连续3年荣获“武陟县志愿服务优秀集体”“新长征突击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