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底无私天地宽
精准扶贫拓富路
自编春联表心声
图片新闻
杜绝侥幸心理 狠抓节日安全
父母爱玩手机 儿子孤独出走
严查“包二奶”官员背后的重婚案
幸福时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父母爱玩手机 儿子孤独出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曾有人套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调侃时下的年轻人,而这却是10岁孩子欣欣(化名)的切身感受。2月12日,家住长春市的闫丽(化名)给《吉林日报》记者打电话,希望能帮她找一位心理医生,因为她10岁的儿子欣欣有“网瘾”,要离家出走。可欣欣说:“爸妈才有‘网瘾’,是手机‘网瘾’。”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太行山下2011:身教胜于言教,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祖国和家庭的未来,我们既要及时发现和帮助孩子改正成长中的问题,也要努力纠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落雪怎无痕:互相指责对方有网瘾,说明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网上,忽略了彼此情感的交流与寄托,这是可怕而令人尴尬的事。为人父母者应该从现在做起,静下心来想一想怎么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减少不必要的上网时间,平时多跟孩子沟通畅谈,恰到好处地起到表率作用。

  @心是断了线的风筝:现在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掌握网络语音,不会利用网络交流、工作和学习,那是可怕的事情。但是,上网要有节制,现实和虚拟要分开,因为网络是为人服务的,千万不能让人变成网络的奴隶!

  @爱苇之人:“手机瘾”是现代人的通病,欣欣的事不是个例,我们是时候反醒了,我们需要多和家人交流沟通。孩子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模仿是很强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家长的应该戒除“手机瘾”,不要时时机不离手。

  @小煜2009:孩子很多毛病都是家长那里“遗传”来的。家长要想让孩子戒掉“网瘾”,自己得首先避免成为“手机控”,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确实很难让孩子摆脱网络。

  @单建华江苏:“网瘾”和“手机瘾”在时下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关键要去引导,把带来的弊端最小化。作为父母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把自己和孩子从“网瘾”中解放出来,如果父母不能主动去改变,而是指望小孩去改变,是完全不现实的事情。

  @秋泉12:网络是时代的产物,它所带来的科技优势,不能因为有人有“瘾”我们就去消极对待。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如果真的有“网瘾”难以自拔,不妨好好诊治心理内因,唯此方能弃弊用利。

  【下期话题】

  这个春节,你当低头族了吗?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新春来临,亲友团聚,你当“低头族”了吗?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各位亲踊跃参与讨论!您的精彩评论将有机会见报和读者一起分享!预祝各位新老读者羊年大吉、喜气洋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