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帷幕刚刚拉开,正月就第一个探出脑袋,神采飞扬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走进正月,时光老人为我们掀开新年隽美的封面,岁月的巨手为我们送来如诗如歌的日子。正月里,每一张日历都那么红红火火,每一腔豪情都那么蓬蓬勃勃!正月,载进新年的巨轮起航,左舷风光无限,右舷无限风光。正月,篮里装着如意的生活,门上贴上美好的夙愿,锅里煮满可口的佳肴。正月的欢乐,充满了深情和祝福,充满了吉祥和喜庆。
正月是个大嗓门,家家户户迎新的爆竹,“噼里啪啦”地响遍了大江南北,直至响彻了春节、元宵节,响彻了属于正月的日日夜夜。正月总是热热闹闹的,无论是在广袤的原野,还是在繁华的都市,无论是在明媚的阳光下,还是在皎洁的月色里,都可以听到人们爽朗的笑声和嘹亮的歌声。大家以拜年的名义,走东家串西家,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正月里最响亮的莫过于欢腾的锣鼓,从金龙狂舞的表演到狮子滚绣球的绝技,从乡村大戏的舞台到闹元宵的花灯,正月总是在锣鼓喧天中让欢乐沸腾。
正月是一副热心肠。尽管山巅残雪未尽,但原野已经沐浴着日益温暖的阳光。正月的轻风徐徐拂面而过,那么清爽那么轻柔,这是春天的信息。走在这样舒爽的风里,人们不用再瑟缩发抖,不用戴厚厚的棉手套。走在这样和煦宜人的风中,脚步轻快了,心情舒展了。文人墨客总是喜欢这分春天的娇美,总是挥毫泼墨,毫不吝啬对春天的赞美。你听,戴叔伦举目苍穹,摇首叹惋:“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春天,你为何如此踌躇迟疑?乍暖还寒、欲至还羞,你可曾听到诗人伫立在黛青色苍穹下的深情呼唤?你看,李白牵着春天的衣襟,深情而欣喜地吟咏:“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我们太想感受“映日暖云流似水”的温暖,太想享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澈,太想欣赏春天“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妩媚,太想品味“微雨洒芳尘”的可人春色。是的,春天就像个热心肠的姑娘,听到人们深情的呼唤,迈过立春,涉过雨水,摒弃了颓废和荒凉,带着明媚和清香活力四射,脚步轻快地来了。
正月是一个新起点。“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正月是春天“三兄妹”中的老大,是三百六十五个昼夜的第一站。因此,有经验的老农们看重正月,他们在袅袅不绝的烟雾中交流着稼穑的安排,描绘着丰收的美景,那眯缝的双眼仿佛已经听到了庄稼拔节时的声音,嗅到了流遍田垄的稻花香;有眼光的老板们不放过正月,他们在扑面而来的春风中捕捉着商机,考虑着生产经营的开门红,那忙碌的身影、那机器的轰鸣,就是开春的第一桶金,昭示着一年的兴旺发达;有责任心的老师们更不在正月里偷懒,他们早早地翻开崭新的教材,精心设计着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教案,那明亮的灯光、那工整的字迹,本身就是一首隽永的诗歌,一幅秀丽的图画。谁也不愿冷落美好的正月,谁也不愿虚度每一寸春光,谁也不愿输在一年的起跑线上。
如今,人间处处是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