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城巨变
“育苗就像养孩子”
图片新闻
城乡建设:扮靓环境 造福百姓
山阳区:项目集聚推动转型升级
悄然崛起的千亿园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育苗就像养孩子”
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张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3月2日,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段东村村头,杜志尚正穿梭在育苗棚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杜志尚是孟州有名的“蔬菜大王”,他成立的志尚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几年间吸纳社员30名,带动400多户周边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业,年创收630余万元。最近,记者听说老杜这两年又在育苗上挖到了“金子”,决定去一探究竟。

  在老杜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座育苗棚,只见满棚绿油油的菜苗,虽说仅有四五厘米高,但株株挺拔、青翠;几名菜农正在精心挑选菜苗,育苗棚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现在正是反季白菜苗、松花菜苗移栽的最佳时期,我得天天盯着。”老杜向记者介绍,为了不断推广蔬菜新品种,他开始钻研菜苗培育,每年培育三茬,涉及西兰花、有机白菜、西葫芦、红薯等10余个品种,光育苗这一项,每年就能为合作社增收近90万元。

  “种菜容易,还是育苗容易?”记者问。

  “都不省心啊!相对来说,育苗更费精力。”老杜端起一株松花菜苗说:“就拿它来说,种子要从省农科院订购,培育秧苗的基质取自东北大森林的土壤,育秧设备是我从山东寿光订购的,哪一样都不能马虎。只有把住了育苗质量关,移栽后的成活率才能提高,一个蔬菜品种才算完成推广种植。”

  据了解,老杜每茬菜苗的培育周期为60天,每年累计出苗450万株,可供发展1500亩蔬菜种植。他所推广的菜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季上市,二是菜品的科技含量高。这次,他新培育的松花菜苗就是来自台湾地区,不仅口感好,市场价格也比普通松花菜高出1倍多。

  “育苗就像养孩子,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到棚里走走看看,用心‘听’这些小苗拱土、发芽的声音,那种感觉真是好!”看得出,老杜对育苗满怀热情。正是缘于他对特色蔬菜种植的热情,合作社菜农的经济收益才更有保障,这几年,在老杜的努力下,孟州已成为豫北地区反季节白菜最大的种植基地,从事果蔬种植的农户超过了2000户,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