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本报通讯员 赵向东
2014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抓建设,促改革,积极推进十大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和各项任务,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城市征收、标准定额、抗震设防、房地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亮点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项目建设成绩突出。2014年,该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投资4.3亿元,完成了丰收路改造、中原路改造、普济路、建设路、塔南路等路段的大修工程;实施了文汇路、龙源路新建工程;完成了体育中心瓮涧河桥新建,以及学生路桥、站前路桥等桥梁的重建维修加固;投资800万元对城区主要干道设施进行了养护维修,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保证了省运会的顺利召开。
市政公用事业持续发展。建设改造供水管网41公里、城区燃气管网98公里;完成了工业路、塔南路、新园路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全年新增发展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万方电厂、龙源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工程,与北京寰慧集团签订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引进外来资金12亿元。完成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29公里,实施了群英河、黑河等河段的景观改造,城区河道整治效果明显。
各县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各县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类投资均超亿元,先后完成道路、供水、供气、排水、园林绿化等50余项工程,城市功能不断改善。
亮点二:行业管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建筑业监管不断强化。全市建筑业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按照“十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加强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和施工现场标准化,优化建筑业发展政策,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实施率达到10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12.7万平方米。新型墙材产能达14.5亿块标砖,应用率达99%,市区“禁粘”和县市“禁实”工作得到巩固。
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开展了“六五”普法、行政处罚新裁量标准培训工作,执法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行政服务事项56项,优化了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实现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直接”。
亮点三:住建系统实现大局稳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反四风”的意见,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了岗位权力行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权力制约,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行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全年未发生一起腐败案件和刑事案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深入开展综治创安社会稳定工作。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建立领导信访接待制度,明确信访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特别是针对城市房屋征收、企业改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信访突出问题,做到及时化解、及时稳控;在建设领域,扎实推进“双清”工作,全年共解决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122起,涉及金额3700万元、农民工3912人。
强化行业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开展了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月”“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六打六治打非治违”活动,全市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在城市防汛、应急预案演练、供水供气等方面,强化安全生产,消除不安全因素,未出现各类突发恶性事件,确保了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