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透过玻璃,窗外月闲风轻,早春的夜更是寂静无一丝虫鸣。读一本女人写女人的书,想必《临水照花人》的作者王玉洁也是这般。她以细腻的女性的视角,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穿越时空,逆历史长河而上,斟一杯清酒,与临水的花人对酌,清浅人生……我亦如旁观者,聆听,喜人所喜,泣人所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多少女子的一生心愿。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为爱私奔,当街卖酒,令富可敌国的父亲颜面扫地,只是恩爱过后,纵使情深义重也难抵男人官场得意、新妾娇媚。凄凄卓文君,一首《白头吟》只换回司马相如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少一“忆”。痴痴如文君,一封《怨郎诗》“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是文君卓世的才华,还是官场的险恶,终换回了相如郎,从此厮守,不入仕宦,也不枉情深意长,私奔一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千年之后的纳兰公子是否也在为班婕妤感慨唏嘘,初遇成帝,被惊为天人,享尽帝恩。贤德、恩宠、美貌、才情可谓集千般于一身,尽享属于她的美好时代。不幸的是,她不该和赵飞燕一个朝代,而且恰好又遇见同一个男人,倾国倾城,娇小轻盈,立手掌而舞……汉帝沦陷于舞裙之下,就连整个汉宫都是赵氏姐妹的舞台。长信宫里秋风起,孤寂和泪,空留一曲《团扇歌》。
人生若总像恋人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蜜,那样深情,那样快乐和美好,该有多好啊!
有人说,在古代“四大才女”中,蔡文姬的命运最苦。我只想说,蔡文姬的经历坎坷,但她最终是幸福的!
蔡文姬有幸从小饱读诗书,儒染出众。然而,才女也难逃命运的责难。蔡文姬新嫁亡夫,又遇国破家亡,被掳匈奴。还好,也许是文姬的美貌和骨子里诗书熏就的气质,没有让她沦为胡人的下人,她成为了匈奴王的女人。大漠黄沙十二年,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文姬突然被赎回大汉。幸?不幸?已不是一个弱女子能左右自己的命运。骨肉故国两难全,唯奏《胡笳十八拍》。后来,曹操为她又择选了夫君。再后,夫妇隐退山林,弹琴赋辞,两情相悦,安之若素,也算半世安宁,结局圆满了吧!
作者文中提到了曹操。女人就是这么有想象力。她猜想曹操一定也曾对佳人动过心,只是那时的曹操还未成大器,且身材粗短,相貌平庸,故不敢高攀,遗憾无缘。
我不禁也思想翩翩:若是曹操勇敢一些,象司马相如追卓文君一样,历史会不会重演,至少蔡文姬的人生会改写。演义的历史和民间戏剧,把曹操塑造地无比奸诈忤逆。然而试想风雨飘摇、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就算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枭雄也会取而代之。放眼乱世,谁又有曹操的鸿才伟略:文定建安,武定邦国。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至今让人传唱,文姬若嫁曹操,也不失为才子佳人、英雄美女了。
古往今来,诗词文藻,如论奇女,李清照当之无愧。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婚姻也是美满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夹衫乍著心情好”,字里行间无不俏皮灵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恩爱情深跃然纸上。就连夫妻小别也因诗词变得那么华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果时光一直这么美好,赏金石,论诗词,著书玩古,相偕至老,那该是一段古往今来都令世人羡慕的神侣佳话。没有什么比战争更残酷,现代是,古代也是。赵明诚走了,李清照的中年在不断失去中辗转流离。逃亡路上,有着多少家仇国恨,在南宋历史的天空,李清照永远都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上官婉儿也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能行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权,除了她的盖世才华外,我想,她也一定深谙权术吧!她侍两代君主,周旋于武李王朝之间,并肩负编撰国史大任。如果说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那么,上官婉儿也功不可没!
……
掩卷无声。
投稿信箱:jzrbqzk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