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李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乡建筑从名称到设计风格出现一股“崇洋媚外”之风,与此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却被正在城镇化中不断“消失”,城乡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说,历史文化建筑作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载体,修缮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亟须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机制,将中华建筑文明传承下去。
胡葆森说,受制于产权、维护经费问题,加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本身也错综复杂,目前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胡葆森建议,国家应尽快完善历史建筑的保护机制。首先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历史建筑保护有法可依。其次是除政府建立专项维修基金外,以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手段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非政府机构参与历史建筑保护。第三是重视历史建筑的再生设计,让历史建筑重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